放坡计算公式: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时,
即:i=h/×100%
例如:坡度3%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类推。
度数法: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a(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所以α(坡度)=arctan(高程差/水平距离)
V坑=(a+2c+kh)*(b+2c+kh)*h+1/3k*k*h*h*h
其中,a、b为边长,c为工作面,k为放坡系数,h为挖深,不放坡时K按0计算就可以了。
V槽=(a+2c+kh)*h*L
其中,a为基础底宽,c为工作面,k为放坡系数,h为挖深,L为基槽长度,不放坡时K按0计算就可以了
放坡系数是指坡面上的水流速度与计算时引入的参考水流速度之比。它反映了排水条件,表明水流在坡面上的流动状态,也就是水流在坡面上的滑动程度。放坡系数一般用来评价排水设施设计的合理性,例如沟渠、渠道湖泊的设计,也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水文和泥沙运移分析。一般来说,放坡系数的计算方法是:放坡系数=实际水流速度/参考水流速度,其中参考水流速度一般按照《排水设施设计规范》中的标准来确定。另外,实际水流速度一般通过水力计算或实地测量来确定。
tanα=垂直高度/水平距离,用反正切求出的α就是放坡的坡度。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土壤类别深度超过m放坡系数k
一二类土1.20.5
三类土1.50.33
四类土2.00.25
k=B/H,B为宽度,H是高度。
例如放坡系数为1:0.33,就是垂直高度1米,水平0.33米.
土壁边坡坡度以基高h与底宽b之比表示.
边坡坡度=h:b=1:m,m为放坡系数,
m=b/h即横直角边与竖直角边的比值为放坡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