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桩长,
2.根据图纸及现场的入岩深度,一般在桩的设计过程中先由建筑物的基础标高确定桩顶标高,然后根据承载力计算桩长
简介:
桩顶标高是破完桩头后的桩顶的标高,此标高以上部分桩身属于超灌部分(通常说的松散层)。
拓展资料:
相对标高表示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标高分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相对标高是把室内首层地面高度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相对标高是把室内地坪面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在建筑施工图的总平面图说明上,一般都含有“本工程一层地面为工程相对标高±0.000米,绝对标高为36.55米”。这里的一层地坪±0.000是相对于工程项目内的假定高度,但它比黄海平均海平面高36.55米。当我们再施工到二层地面时,图纸上给出的二层地面建筑高度为+4.5米,那么我们说,二层地面比一层地面±0.000高出4.5米。
计算公式
孔底标高=实测孔深+地面标高
钢筋笼总长=孔底标高--桩顶标高+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1.0)
笼顶标高=桩顶标高--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1.0m)
吊筋长度=桩顶标高—地面标高—伸入承台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1.0m)+0.2m,笼底标高=实测孔深+地面标高
距孔底=(30cm----50cm之间)
有效桩长=实测孔深—桩顶标高+地面标高
理论方量=(有效桩长+设计混凝土松散层长度1.5)×3.14×πr2
充盈系数=实际砼量÷理论砼量
塌落度(180-220mm之间)
沉渣厚度(0---5cm)
泥浆比重(1.15---1.2)
导管长度(m)÷2.5=导管节数
导管长度—终孔深度=导管高出地面
终孔深度(m)--沉渣厚度(cm)(0.02--0.03—0.04)=二次清孔后深度(m)
初灌量=超灌高度×(桩径÷2)2×3.14×充盈系数+导管深度÷2×(导管直径250mm)0.1252×3.14
无地下室送桩深度是设计桩顶至室外地坪高再加500.你这个地下室比较深,应该是先开挖后打桩,所以送桩深度是设计桩顶高至停机面(筏板垫层底标高)再加500.截桩头,预制桩一般按个数计算,比如你用的AB型高强预应力管桩,定尺12米,打桩记录打了20米,那你就要算一个截桩头,如果打桩记录是24米,那就不算截桩头
你好,桩底标高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1.桩底标高=地面标高-桩长:如果已知地面标高和桩长,可以直接相减得到桩底标高。
2.桩底标高=桩顶标高-桩长:如果已知桩顶标高和桩长,可以将桩长从桩顶标高中减去得到桩底标高。
3.桩底标高=地面标高-沉桩深度:如果已知地面标高和沉桩深度(桩入土的深度),可以将沉桩深度从地面标高中减去得到桩底标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仅适用于一般情况,具体计算桩底标高时还需考虑地质情况、土层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最好由专业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桩底标高。
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桩长。
1.根据图纸和现场的入岩深度,通常在桩的设计过程中,先通过建筑物的基底标高来确定桩顶高程,再根据承载力计算桩长。
2.将桩长与桩底标高加在一起计算。桩基设计前,需先通过建筑物基础标高,确定桩顶标高,然后再根据桩承载力,计算出桩长,等这些数值算出来,就可以知道桩标高是多少。
3.就用最简单的方法,拿一根筷子,插到地里,假设你插进的深度与图纸相符,那么插入土里的那部分是有效标高,筷子的顶部是桩顶标高,而筷子的底部是桩顶标高,而插入筷子的地方则是有效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