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正文

梁和柱子的保护层厚度为多少(柱梁板保护层厚度要求)

梁和柱保护层厚度怎么分析

1、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取决于构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要求。

(1)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的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的强度。

(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按照构件在50年内能保护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确定的。

2、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下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桥墩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

一般桥梁墩柱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厚度的允许偏差是±5(mm)。

备注:详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5.5.2中所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柱、梁允许偏差±5mm、板±3mm,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在承台钢筋安装时,对墩柱预埋主筋进行精确定位,采用专用的定型钢胎具,以设计图纸钢筋位置为依据,在胎具内侧整齐定位钢筋位置卡槽,确保每根主筋定位准确,设置两道定位架,第一道Φ28mm定位距离墩身主筋底口30cm,第二道定位直接利用墩身顶层主筋替代即可。

墩身主筋跟第一道、第二道定位架钢筋之间用电焊焊接牢固,保证定位牢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

柱子箍筋保护层是多少

柱箍筋最外皮保护层为35mm,正常的柱保护层厚度是指主筋的。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柱箍筋,是指梁柱交接处柱方向的箍筋,此处框架梁箍筋是从柱边排布,柱箍筋从梁底一直排布到梁顶。由于此处为节点部位,结构应力最大,所以十分重要,但由于梁柱钢筋交叉较多,往往核心箍筋安设短少或间距不匀,所以是工程检查的重点部位。

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正常环境下,梁、柱保护层厚度为20mm,板、墙保护层厚度为15mm。

国家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范围为梁类构件为-7~+10mm,板类构件为-5~+8mm。

根据规定,保护层厚度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埋在土里的独立基础上的柱的保护层厚度为多少谢谢

如果图纸没有要求则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类别,构件类别和砼的强度等级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

一类环境类别:当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的条件下,砼强度≤C20是,梁柱的保护层为30mm,≥C25梁的保护层为25mm,柱为30mm;二类环境类别:1、当处于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下,砼强度≥C25是,梁、柱的保护层为30mm;2、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砼强度在C25~C45,梁、柱的保护层为35mm,砼强度≥C50,梁、柱的保护层为30mm;三类环境类别、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砼强度在C25~C45,梁、柱的保护层为40mm,砼强度≥C50,梁、柱的保护层为35mm。

另外还要注意一下几点:1、纵向受力的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2、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分享至:

生活常识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