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试桩静载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工程试验方法,用于测试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以下是试桩静载的注意事项:
1.试验前要对试验桩的材料、尺寸、强度等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试验桩符合设计要求。
2.试验前要对试验场地进行勘察和检测,确定地基情况、地下水位等,以便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案和试验参数。
3.试验中要注意测量和记录桩的变形,包括立柱位移、桩身弯曲、桩端沉降等,以便分析桩的变形性能和承载能力。
4.试验中要注意测量和记录桩的荷载,包括桩顶荷载、桩身侧面摩阻力、桩底摩阻力等,以便分析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5.试验中要注意控制试验荷载的施加速度和施加方式,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荷载施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6.试验后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绘制荷载-变形曲线、桩身内力分布图等,以便评价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7.试验后要对试验桩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桩的实际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钻孔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
1、准备阶段
(1)施工人员对施工地点地质情况、桩位、桩径、桩长、标高等了解清楚。
(2)桩位放样。测量人员将4根直径400mm的钢管打入强风化层作为定位桩。
(3)将吊装工字钢焊接的钢围堰导向桩与定位桩分层联结固定,确保导向框位置准确。
(4)插打钢护筒。钢护筒壁厚12mm,根据各墩不同地质情况决定护筒长度,护筒下沉深度穿过覆盖层。
(5)插打钢板桩围堰。采用拉伸——Ⅲ型钢板桩沿导向框排列。用Dz-60Y型振动锤振动下沉,直至穿过覆盖层为止。
2、钻孔阶段
(1)安设钻机,使钻杆中心重合,其水平位移及倾斜度误差按规范要求调整。
(2)用冲击钻钻孔时,应待相邻孔位上已灌注好的混凝土凝固并已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开钻。
(3)钻孔过程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施工技术,在黏土层,适当少投泥土,靠钻进自行造浆,在砂土层则加大泥浆浓度固壁。钻进速度始终和泥浆排出量相适应。
(4)孔内始终保持0.2kg/cm2的静水压力,护筒内水位始终高于水库水位,遇松散地层时,适当增大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尽量减轻冲液对孔壁的影响,同时降低转速和钻压以满足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5)钻进过程严禁孔内掉进钻头、钻杆及其他异物,经常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
(6)钻进过程随时留取渣样,每米不少于1组,在离设计标高1.0~1.5m范围内,每30cm留1组,每根桩渣样不少于3组。
3、清孔阶段
(1)清孔是钻孔桩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清孔尽可能使沉渣全部清除,使混凝土与基岩接合完好,以提高桩底承载力。
(2)终孔后,将钻头提至距孔底的0.2-O.3m处,使之空转,然后将残存在孔底的钻渣吸出;必要时投入适量纯碱以提高泥浆比重和胶结能力,使沉渣排出孔外。
(3)当钢筋笼下沉固定后,再次复检孔深和沉渣厚度等。若沉渣超标,可用导管中附属的风管再次清孔,直至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
(4)清孔结束前,将泥浆比重调整到规定范围,以保证水下混凝土的顺利灌注,同时保证成桩质量。
4、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注意事项
(1)钢筋笼制作时,主筋连接,桩身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桩身受力较小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在35d的同一接头连接区段范围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数量的50%;主筋与箍筋应点焊。
(2)钢筋笼应整体吊装,吊装时不得碰损孔壁。钢筋笼吊放前,必须清除槽底沉渣,孔底沉渣厚度≤200mm。钢筋笼吊放到设计位置时,应检测其水平位置和高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测合格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钢筋笼入孔后至浇筑混凝土完毕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
(3)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采用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
(4)在钢筋笼上有预埋钢筋处应采用聚乙烯泡沫板覆盖预埋件,以便于需要时凿出预埋件。
5、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
(1)砼坍落度16~22cm、粗骨料粒径小于40mm。
(2)混凝土灌注在二次清孔结束后30分钟内立即进行。
(3)采用Φ250法兰式导管自流式灌注混凝土。导管联结要平直,密封可靠;导管下口距孔底30cm~50cm为宜。
(4)首盘浇筑:初灌量必须保证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中50cm以上,且连续灌注。
(5)正常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埋于砼中深度宜为2~6m之间。
(6)一次拆卸导管不得超过6m,每次拆卸导管前均要测量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深,然后拆卸。不要盲目提升、拆卸导管,导管最小埋深2.0m。
三:试验桩施工流程
(一)、钢筋笼加工:
1、钢筋笼加工时,加强箍筋钢筋笼内侧加强箍筋每隔1.5m一个,最下面一道加强箍筋距离钢筋笼底为40cm。垫块每隔2m一组,每组绑扎4块。
2、两个钢筋笼的接头部位,任取一组待连接的钢筋,做上标记,以方便钢筋笼连接时,就位准确。
3、在钢筋笼接头上需进行焊接连接的部位,做上标记,以确保焊接连接后,钢筋接头所分布的位置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在钢筋笼起吊的部位绑上杉木干,以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发生变形。
5、后压浆管必须牢固绑扎在加强钢筋圈的内侧,下端和钢筋笼底齐平。
(二)、开钻前的准备:
1、钻机、吊车、装载机、水泵等一系列相关机械到位,并调试完成,确保成桩过程中不因机械原因而影响施工速度。
2、现场配置两台焊机,以保证焊接连接时的施工速度。
3、测绳需用长卷尺进行校对,用钳子将显示刻度的铁片夹紧,每隔5m,打一个死扣。
4、开钻前,必须先检查钻机的安全性能。
(三)、钻孔:
1、钻孔过程中,注意调整和控制钻杆的垂直度,边钻孔边测量,需控制钻进速度,以确保不发生塌孔。
2、注意控制深度。超钻深度不许超过30cm,严格控制超钻现象的出现。
3、为了避免超钻,在钻进深度达-70m左右时,停止钻孔,用测绳测出真实深度,在确定出还需钻进多少才达28.6米后,再次进行钻孔。在钻进深度达到28.6m左右后,停钻。
试桩注意事项
1、在钻进过程中注意进尺,如发现进尺明显减慢,返浆困难,要停止钻进,检查钻具是否损坏或糊钻,及时处理。
2、当地质情况的变化频繁,层面交界无规律,应控制钻进速度,防止斜孔发生,因此必须及时调整钻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钻孔的垂直度。
3、在粘土和砂层交接处时,容易出现糊钻。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次提钻、清理钻头,同时低速慢进,补浆换浆,提高护壁的稳定性,避免塌孔、缩径、漏浆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4、水头高度不低于护筒顶1.5米。
5、加接钻杆时,先停止钻进,将钻具提离孔底0.3?0.5m,维持泥浆循环5分钟以上,以清除孔底沉渣并将管道内的钻渣携出排净,然后再加接钻杆
6、加接钻杆时,钻杆连接螺栓应拧紧牢固,前10根钻杆连接螺栓必须使用双螺帽,认真检查密封圈,以防钻杆接头漏水漏气,使反循环无法正常工作;升降钻具应平稳,尤其是当钻头处于护筒底口位置时,必须谨慎操作、防止钻头钩挂护筒,破坏护筒底部的孔壁。
7、钻进过程中定期对钻头和钻杆进行检查,防止由于螺栓的脱落或钻头的磨损严重造成钻进过程中的事故。
8、钻进过程中保证孔口的安全,孔内不得掉入任何铁件,以保证钻孔施工的顺利进行。
9、钻孔过程应连续操作。详细、真实、准确地填写钻孔原始记录,钻进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10、距孔底标高差50cm左右,钻具不再进尺,先停钻停气,清理掉沉渣池钻渣,11、以增加清渣效果;再采用大气量低转速开始清孔循环,泥浆进行全部净化,12、经过2小时后,停机下钻杆探孔深,此时若不到孔底标高,差多少,钻具再下多少。通过以上工艺来保证孔不会超钻,不会清孔过深,导致出现沉渣少的假象。
塌孔处理办法:
①现象: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②原因
a、泥浆密度不够或其他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的泥皮。
1、在附近的建筑物,或者市政设施,要是出现了位移的现象,需及时停止施工。
2、合理的安排打桩,在一些密集区域,要进行挑打工作。
3、桩节的长度要控制好,远离软弱的土层。
4、施工时,不可对管线或周边的建筑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