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东经》记: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女丑”应该是古代的女巫,这个名为女丑之尸的女巫有着很大的神通,经常骑着独角龙鱼巡行在九州的原野,这龙鱼又叫作鳖鱼,要比娃娃鱼大得多;此外,她还有一只大蟹,这大蟹生长在北海,它那脊背有千里宽广,也是随时听候女丑的役使和差遣。
指的是一种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尸鸠:现在也常写作鳲鸠,古代记载多认为尸鸠是布谷鸟,连郭璞也认为:“尸鸠,布谷类也。”而且还非常赞赏它,最有名的就是那句“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毛苌注曰:“尸鸠之养子,旦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言善人君子执义如此。”《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也认为此鸟为斑鸠。可我不认为它就是布谷鸟(斑鸠)。因为布谷鸟有三分之一不会自己养育雏鸟,而是把蛋下在别的鸟巢里,让别的鸟来养育,像这样对自已的雏鸟不负责的鸟,怎么能“旦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那样心细地哺育幼鸟呢!不过,还有一个说法,古人也有把布谷叫作戴胜的,如朱熹《诗集传.鳲鸠》曰:“兴也。鳲鸠,秸鞠也,也名戴胜,今之布谷。”虽然,我不认为布谷就是戴胜,不过古时民间既有此说,也可能各地认知不同吧。但戴胜鸟确是一个模范鸟父母,对幼鸟也是尽心尽力的。正因为如此,以色列还把戴胜选为国鸟。从戴胜的名字由来也很意思,古时正月初七为“人日”。那一天,人们剪彩为“华胜”戴在头上。有一种鸣禽类侯鸟,体长尺许,色黄褐或红灰,头上有冠,如人戴胜,故名“戴胜鸟”。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这种鸟被称为“一把扇”、“花蒲扇”,多数在丘子(北方习俗,女人先死后用砖砌一个长方形的墓,叫作出了丘子,待配偶逝世后入土合葬)里居住,据说以死人腐肉为食,这种鸟身上腐臭很重。这也和戴胜的巢里一直是臭气四溢有关,因为它早已习惯而且已有点喜欢这种气味了,所以戴胜也有叫它为“臭姑姑”的缘故了。同时也可见古人取尸鸠这个名称,确与尸体是有点关系的。
《山海经.中山经》里,记载了“尸山”,它的位置在历山和洛水的附近,山的四周被“尸水”环绕,尸山的主人则全部是行尸走肉。山海经原文:(历山)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jing)。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1、西王母
2、精卫——炎帝的女儿
3、女娲之肠——女娲的腹部
4、嫘祖——黄帝妻子
5、魃——黄帝女儿
6、雨师妾——操蛇之女
7、帝女之尸——天帝女儿瑶姬
8、娥皇——帝俊的妻子
9、羲和——帝俊的妻子,太阳的母亲
10、常羲——帝俊的妻子,月亮的母亲
一、刑天之师。
二、女丑之尸。
三。窫寙之尸。
四、瑶姬之师。
五、奢比之尸。
六、据比之尸。
七、王子夜之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