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58位山海经中的神(山海经中与龙有关的人神)

山海经十大妖君

一、计蒙

二、英招

三、白泽

四、飞诞

五、飞廉

六、九婴

七、呲铁

八、商羊

九、钦原

十、鬼车

十一、乘黄

十二、讹兽

十三、风生兽

十四、夫诸

十五、姑获鸟

十六、鲛人

十七、猫将军

十八、傒囊

十九、英招

二十、雨师妾

山海经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神有哪些

夸父、嫦娥、精卫、共工、刑天等给人的印象深刻。

山海经中的十大神族

第一档次是天神帝俊和自然之神烛龙,分别代表着天空崇拜和自然崇拜。天神帝俊是《山海经》里地位最高的正神,太阳神、月神、四方主神,以及后羿、黄帝和蚩尤等被神话的历史人物,都是天神帝俊的下属。烛龙(烛九阴)在《山海经》里是人面蛇神的异兽形象,但从它呼气成风,主宰四季更替和昼夜变化的能力来看,这应该是上古时代的自然之神。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神应该是天神、地神和自然之神。但《山海经》只有帝俊和烛龙,却没有记载地神。道教神话里的地神“后土皇地祇”,身份是一位女神。《山海经》虽然也记载了后土,但他是共工的儿子,夸父的祖父。并不是上古时代的正神,而更像是一位部落首领。

天神帝俊

第二档次是太阳神羲和与月神常羲,分别代表着太阳崇拜和月亮崇拜。《山海经》提到的羲和、嫦娥,都是天神帝俊的妃子,她们的地位比帝俊低。人类对日月等天体的崇拜现象,是天空崇拜的衍生物,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而中国的太阳神和月神,都是女神的形象,大约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从神话流传的区域来看,她们是上古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

上古正神常羲

第三档次是西王母和东王公,分别代表女性神和男性神。在道教神话里,西王母是西方主神,也是女仙的首领。东王公是东方主神,是男仙的首领。根据王国维先生的研究,西王母和东王公在上古时代已经出现了,与东夷和华夏两个族群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中国东部比西部更早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因为部落首领的性别不同,神话人物也开始出现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生育之神女娲的原型,东王公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原型。这2位上古正神,在汉代衍生出许多神话人物,他们代表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

上古正神

第四档次是上古四方神,他们分别是东方木神句芒、西方金神蓐收、南方火神祝融和北方海神禺强。这4位上古正神是华夏四方的区域神,即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根据历史学的研究,四季和五行观念的产生,不会早于夏朝。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上古四方神,是夏朝以后的神话传说中才出现的。

中国神话

以上提到的上古时代十大正神,并非中国神话的源头。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山海经》成书的年代,这些神话人物已经“人格化”了,他们都有了人类的名字和事迹。而神话发展的这一过程,大约需要数千年。也就是说,在《山海经》成书几千年前,已经有了中国神话,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山海经上古神族有哪些

是天神帝俊和自然之神烛龙,分别代表着天空崇拜和自然崇拜。

天神帝俊是《山海经》里地位最高的正神,太阳神、月神、四方主神,以及后羿、黄帝和蚩尤等被神话的历史人物,都是天神帝俊的下属。

烛龙(烛九阴)在《山海经》里是人面蛇神的异兽形象,但从它呼气成风,主宰四季更替和昼夜变化的能力来看,这应该是上古时代的自然之神。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神应该是天神、地神和自然之神。但《山海经》只有帝俊和烛龙,却没有记载地神。道教神话里的地神“后土皇地祇”,身份是一位女神。《山海经》虽然也记载了后土,但他是共工的儿子,夸父的祖父。并不是上古时代的正神,而更像是一位部落首领。

山海经八大王

八大王分别为钟山神,狰,帝江,九尾狐,精卫,青鸟,狻猊,饕餮。钟山神,马身龙首;狰,五尾一角,吼叫声如雷劈石,以虎豹为食;帝江,六足四翼,识歌曲;九尾狐,九尾狐成就了大禹和涂山氏,成为中国古书中最早的婚姻中介;精卫,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石子,以填东海龙!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