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类(《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异兽都有哪些

1、蠃鱼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2、异兽驳中曲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称是驳,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避战争。

3、冉遗鱼4、异兽鵸鵌5、异兽蛊雕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山海经排行榜前十名

1、雷兽:即雷神,出现在《山海经·大荒东经》和《山海经·海内东经》之中,其所居之地名为雷泽,形象龙身而人首,其敲击腹部时便会有雷声响起,是司雷之神。相传神女华胥氏便是踏了他的足迹而生华夏始祖之一的伏羲(一说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故雷神是最初可寻的华夏始祖神之一。但《大荒东经》又有黄帝取雷兽之骨敲击夔龙之鼓一说,疑为拾取雷兽遗骨,非弑神之说。

2、烛阴:与雷兽一样,是最初的图腾崇拜形象之一,其记录出现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及《山海经·大荒北经》之中,其为钟山之神,形象为赤色龙身人首一目,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吹气为冬,呼气为夏,身长千里,不可方物。

3、女娲:华夏民族的始祖女神,最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其在《山海经》中的记录出现在《大荒西经》中,其身后肠子化为十名神人,号称女娲之肠,位于栗广之野。郭璞、袁柯等注释者认为这是女娲神力的表现。

4、西王母:同样是中国神话中最著名的女神之一,但《山海经·西山经》中记录的西王母形象与后世普遍认可的形象有天壤之别:其为神人身豹尾虎齿而善啸叫,披发戴玉胜,司掌天之五厉及五残(刑罚),又有不死药。当今神话学界多认为,西王母形象的演变代表着原始巫祝神话向世俗、仙话神话改变的过程。

5、帝江:即混沌,记录于《山海经·西山经》之中,其形象为赤色黄囊,六足四翼,无面目而识歌舞。因古代“江”“鸿”为通字,而“帝鸿”就是黄帝的帝号之一,故有“帝江即黄帝”一说,但尚存争议。

6、少昊:五帝中的西方天帝,又称白帝,其事迹出现在《山海经·西山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等处,相传其为金星之子,事迹有在东海中建立鸟国,教导孺帝颛顼等等,是五帝中位份较高的一位神祇。

7、蚩尤:三苗始祖,中国神话中的战神之一,其事迹广泛多见于《山海经·大荒四经》之中,且与应龙、女魃神话有较多重合。其主要事迹为击败炎帝榆罔氏,与黄帝争夺中央帝位,后失败被诛杀,其死后桎梏化为枫木,色如血。

8、羿:有穷族的神话英雄,其事迹出现于《山海经·海内经》等多处,其中记录了帝俊赐予羿彤弓素矰,令其下界扶持百姓,又有羿射杀凿齿,渡西王母之弱水等事迹。

9、颛顼:五帝之一的北方天帝,其事迹出现于《山海经·海内北经》等多处。主要内容有颛顼生诸国,绝地天通,死后复苏化为鱼妇等。其为中国神话中的礼法之祖,又有不肖子为厉鬼疟鬼,故又有“疫神帝”一称。

10、刑天:著名神话形象之一,其传说出现于《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相传刑天与黄帝(一说颛顼)争夺帝位,失败被斩首,葬于常羊山中,刑天复活,以乳为眼,以肚脐为口,继续挥舞干戚,叫嚣征战。后又有“刑天民”等志怪杂说。

山海经分类

1、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

2、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部分;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山海经包括那些

《山海经》分为三部分:《山经》、《海经》、《大荒经》,这里的“经”并非四书五经的经,而是经历的经。传说上古时期,天下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并分天下为九州,他还命一位名叫竖亥的人丈量土地,这个人步子很大,他从世界的最东边开始走到世界的最西边结束,走了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山海经》就是这期间完成的一部见闻录。

《山海经》都包括哪些

1、《山海经》相传为唐虞时期大禹、伯益所作,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此书从形式至内容都以叙述各地山川物产为主,这无疑是一部早期地理书。

2、《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比早些时候的《禹贡》更为丰富。它以神话的形式描述了我国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山川形胜的系统分类。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