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财百科 > 区块链频道 > 正文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我国的货币供给主要划分为)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

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指货币供给主体即现代经济中的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

正文。

货币供给。

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形态的多样化已成为现实。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

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银行活期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怎样的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都是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的,尽管各国在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上有差别,但是标准是一致的。以下为货币层次划分类别:

1、M0=流通现金;

2、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3、M2=M1+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4、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5、M4=M3+L(流动性资产)。

货币层次中称为广义货币的是

国际上对货币供给的划分分为五个层次:M0、M1、M2、M3、M4,其中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为狭义货币,M2、M3、M4均为广义货币。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整个社会的资金通常是用广义货币M2来衡量的,因此广义货币M2也被称作“社会货币总量”,它包含了流通中的现金和各类存款,反应的是全社会的货币购买力总量。

广义货币M2是相对狭义货币M1而言的,M1反映的是现实购买力,用来衡量最终商品的买卖活动,若M1增速较快,说明市场活跃。M2主要衡量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若M2增速较快,说明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与GDP增长和CPI指数上升是呈正比关系的,M1和M2无论是增速过快或过缓,对市场经济都是不利。

M1增速过快,说明投资不足,可能导致通货膨胀,M2增速过快则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资产价格可能上涨。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划分依据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市场特征

1.低风险、低收益

2.期限短、流动性高

3.交易量大

资本市场(英文:capitalmarket亦称“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中,一般是银行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进行长期资本交易的市场。长期资本指还款期限超过一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公司债务和股东权益——股票。与调剂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资金市场形成鲜明的对照引

特点

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

1.融资期限长

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无到期日。例如: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都在1年以上;股票没有到期日,属于没有到期日,属于永久性证券;封闭式基金存续期限一般都在15-30年。

2.流动性相对较差

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故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

3.风险大而收益较高

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同时,作为对风险的报酬,其收益也较高。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各种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等。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

4、资金借贷量大

5、价格变动幅度大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市场特征:

?1.低风险、低收益

?2.期限短、流动性高

?3.交易量大

?资本市场(英文:capitalmarket亦称“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中,一般是银行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进行长期资本交易的市场。长期资本指还款期限超过一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公司债务和股东权益——股票。与调剂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资金市场形成鲜明的对照。

?特点:

?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

?1.融资期限长

?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无到期日。例如: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都在1年以上;股票没有到期日,属于没有到期日,属于永久性证券;封闭式基金存续期限一般都在15-30年。

?2.流动性相对较差

?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故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

?3.风险大而收益较高

?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同时,作为对风险的报酬,其收益也较高。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各种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等。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

?4、资金借贷量大

?5、价格变动幅度

阐述货币计量的三个层次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4、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

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1、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2、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分享至:

区块链频道相关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