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兵败牛头山:司马懿夺曹爽兵权并斩之。曹芳封懿为丞相,加九锡。夏侯霸后,败于郭淮与陈泰后投汉中降秉维。
姜维以霸为向导官伐魏,在牛头山被郭淮打败,飞奔阳平关,司马懿长予司马师欲夺关,姜维用武侯临终时所传“连弩”之法,一弩发十矢而败师。
伏牛山,是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山脉。东南与南阳的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北西西-南东东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主峰素有“中原极顶”之称的白云山海拔2,216公尺。伏牛山是著名暴雨区。1975年8月上旬河
刘邓大军中原大转移进伏牛山区。
伏牛山传说故事:唐自在禅师降服野牛而得山名说,迄今为当地官方及民间大多沿用。
唐自在禅师降伏野牛得伏牛山名,源出最早见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兵部郎中乔缙所撰写的碑记《伏牛山云岩寺记》“野牛降服而山名,白云吐岫而寺号”和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河南府嵩县主事王官之撰写的碑记《伏牛山云岩寺记》“嵩治城南三百里山曰伏牛。
考之邑志,犹唐号自在禅师者,次岭颠闻野牛狞恶噬人,师适遇牛,偎首卧地者降服然,故名之”,伏牛山得名均与伏牛山云岩寺唐代自在禅师有关。
历史故事:嫦娥奔月在嫦娥奔月之前,有一神人把她养的一头黑牛带进了天宫,被王母娘娘派往蟠桃园耕地。
有一次,嫦娥去天宫借牛耕地,王母娘娘不同意。黑牛便悄悄地衔着嫦娥的衣带来到月宫。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将黑牛打入东海受罚。善良的嫦娥派蟾蜍把黑牛搭救出海。
王母娘娘又派天将去捉拿黑牛,黑牛一头扎进地穴躲了起来,被凶恶的天将封死在里面。
黑牛运功变成了巨大的神牛
不屈的南阳儿女,更是奋起抗击,唐白河畔,伏牛山下,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宛南抗日游击队长许子和、内乡双枪女英雄方秀芝、夺刀连杀三个来犯日军的邓县(今邓州市)夏集村民陈合令以及一连打死5名日军的乔玉章、乔作营父子……正是有了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中华儿女,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中,在一个个生与死的战场上,在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保卫家园、保卫河山的长城,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