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理百科 > 山脉百科 > 正文

长征的岷山的历史资料(长征过岷山的故事)

长征岷山事件的主要内容

1935年6月,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

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时段,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山很高很陡,鸟儿都飞不过去。雪山之高,连国民党的飞机也飞不上去。在夹金山顶上的红军战士就曾看到飞机在自己的脚下盘旋。

山上除了寒冷还缺氧,翻越大雪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冬衣,最好还要有御寒的烧酒。可惜这两样红军都缺。山下人烟稀少,根本无法找到两万人所用的棉衣,烧酒也很少。

当时部队指战员们不仅衣衫褴褛,绝大部分是湘、闽、赣、粤籍,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峻的雪山,也没有经历过严寒刺骨的气候。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指战员们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动员下爬山。

面对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指战员们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此时红红的辣椒也成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

七律长征岷山的背景资料

七律长征这首诗中提到的两座山分别是乌蒙山和岷山。

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山势高大雄伟,陡峭绝壁众多,山势十分险恶。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山高路险,山顶终年积雪。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这两座山是在红军长征途中除翻越大雪山和过草地之外最艰险的两座大山,红军克服各种困难,翻越了这两座山,最后取得了胜利。

七律长征中岷山指的是什

七律长征中岷山指的是一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所经过的一座山脉。在长征中,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而在这个过程中,红军所经过的岷山,则位于四川省境内,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标志。

红军走过的岷山

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河、岷山.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万水千山只等闲.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更喜岷山千里雪,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毛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我觉得,简明扼要才是最好的!

七律长征中岷山的故事

1935年6月,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

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时段,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山很高很陡,鸟儿都飞不过去。雪山之高,连国民党的飞机也飞不上去。在夹金山顶上的红军战士就曾看到飞机在自己的脚下盘旋。

山上除了寒冷还缺氧,翻越大雪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冬衣,最好还要有御寒的烧酒。可惜这两样红军都缺。山下人烟稀少,根本无法找到两万人所用的棉衣,烧酒也很少。

当时部队指战员们不仅衣衫褴褛,绝大部分是湘、闽、赣、粤籍,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峻的雪山,也没有经历过严寒刺骨的气候。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指战员们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动员下爬山。

面对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指战员们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此时红红的辣椒也成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岷山是雪山吗

岷山,位于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西北部的一座山脉,全长500公里,海拨5588米。

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此山。由于气温低,岷山山顶全年冰雪覆盖。长征红军到达这里时还是秋季,战士们穿的都还是单衣,为了抵御雪山寒冷的低温,部队给每个战士配发几根辣椒,以此来激发战士们体内的热量,经过几天的准备,部队开始登山了,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

分享至:

山脉百科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