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刚筋的硬度大概在HRC20~30。按机械性能把钢筋分为四级: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Ⅳ级钢筋-540/835级分子是屈服强度,分母是抗拉强度,单位是MPa。
钢筋的力学性能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屈服强度,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是以钢筋屈服点为取值依据的。
2.抗拉强度,指钢筋抵抗拉力破坏作用的最大能力。
3.伸长率,是衡量钢筋塑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钢筋塑性越好。
4.冷弯,是检验钢筋原材料质量和钢筋焊接接头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1、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2、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3、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4、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5、脆性:脆性是指材料在损坏之前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特性。
6、疲劳强度:材料零件和结构零件对疲劳破坏的抗力。
7、屈服点或屈服应力:屈服点或屈服应力是金属的应力水平,用MPa度量。
8、延展性: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应力或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断裂前承受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
9、刚性:刚性是金属材料承受较高应力而没有发生很大应变的特性。
10、弹性:弹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消失时,能使材料恢复原先尺寸的一种特性。
钢筋有两个强度指标:
一是屈服强度,这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因为钢筋屈服后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这将使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大大增加以致无法使用,所以在设计中采用屈服强度作为钢筋的强度极限。
另一个强度指标是钢筋抗拉强度,一般用作钢筋的实际破坏强度。
钢材常见的力学性能通俗解释归为四项,即: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简单的可这样解释:
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有二种:屈服强度σb、抗拉强度σs。强度指标是衡量结构钢的重要指标,强度越高说明钢材承受的力(也叫载荷)越大;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人的能力。常见有三种: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硬度是衡量钢材表面变形能力的指标,硬度越高,说明钢的耐磨性越好;即不容易磨损;
塑性,是指材料产生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有两种表示方法: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塑性是衡量钢材成型能力的指标,塑性越高,说明钢材的延展性越好,即容易拉丝或轧板;
韧性也叫冲击韧性,是指材料抵抗冲击变形的能力,表示方法为冲击值αk。冲击韧性是衡量钢材抗冲击能力的指标,数值越高,说明钢材抵抗运动载荷的能力越强。
一般情况下,强度低的钢材,硬度也低,塑性和韧性就高,例如钢板、型材,就是由强度较低的钢材生产的;而强度较高的钢材,硬度也高,但塑性和韧性就差,例如生产机械零件的中碳钢、高碳钢,就很少看到轧成板或拉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