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倒置式和正置式的做法会影响保护层的厚度,厚度不一定相同。
在屋面倒置式中,通常会先铺设保护层,然后在其上安装隔热层和防水层。由于保护层位于隔热层和防水层之间,为了保护隔热层和防水层不受损害,保护层的厚度通常较大。这是因为保护层需要具备抵抗外部压力、防止损伤和渗透的能力。
而在屋面正置式中,通常会先铺设防水层,然后在其上安装隔热层和保护层。由于防水层位于保护层和隔热层之间,保护层的厚度可以相对较小。这是因为防水层已经起到了有效的阻隔和保护作用,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屋面倒置式和正置式的做法会影响保护层的厚度,而具体的厚度取决于屋面系统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以及工程要求等因素。
倒置式屋面和正置式屋面防水都需要保护层
倒置式屋面又称倒置式保温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其构造层次(自上而下)为保温层、防水层、结构层。这种屋面对采用的保温材料有特殊的要求,应当使用具有吸湿性低,耐气候性强的憎水材料作为保温层(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聚氨酯泡沫塑料板),并在保温层上加设应设刚性保护层(钢筋混凝土、卵石、砖等较重的覆盖层
正置式屋面是指保温层位于防水层下方的保温屋面。
正置式屋面的柔性防水层上宜设刚性保护层,两者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无纺布、油毡、塑料膜等与基层不粘结的材料,并采取防滑措施
建筑屋面防水分正置式与倒置式防水屋面。正置式防水屋面,简化说,是将防水层设在保温层与屋面其它构造层的上面,容易产生保温层等其它吸水率大的通病,降低材料的保温隔热效果。
倒置式是将正置式的防水层与保温层颠倒,即防水层在下,保温层在上。正置式是常用的较普遍的传统做法。倒置式一般用在防水层需要延长寿命,要求温度变形小(如热胀冷缩处)。
但倒置式屋面最上部保温层,也必须要求为憎水性或也需另外进行防排水处理,造价较高,施工较繁。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建筑多采用正置式,极少采用倒置式的关键所在。
正置屋面保温优点:对保温材料要求条件较低,价廉。
缺点:施工程序复杂,使用寿命短,屋面易漏水。
倒置屋面保温优点:
1、构造简化,避免浪费;
2、防水层受到保护,避免热应力、紫外线以及其他因素对防水层的破坏;
3、出色的抗湿性能使其具有长期稳定的保温隔热性能与抗压强度;
4、如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能保持较长久的保温隔热功能,持久性与建筑物的寿命等同;
5、憎水性保温材料可以用电热丝或其他常规工具切割加工,施工快捷简便;
6、屋面检修不损材料,方便简单;
7、采用了高效保温材料,符合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方向。
缺点:倒置式屋面造价较贵。
扩展资料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及其保护层的常见做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采用发泡聚苯乙烯水泥隔热砖用水泥砂浆直接粘贴于防水层上。优点是构造简单,造价低,在上海万里住宅小区已试用,效果很好。
缺点为使用过程中会有自然损坏,维修时需要凿开,且易损坏防水层。发泡聚苯乙烯虽然密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均较小,且价格便宜,但使用寿命相对有限,不能与建筑物寿命同步,所以在这次吴淞路工程项目中没有推荐使用。
2、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以下简称保温板)直接铺设于防水层上,上做配筋细石混凝土,如需美观,还可再做水泥砂浆粉光、粘贴缸砖或广场砖等。这种做法适用于上人屋面,经久耐用,缺点是不便维修。在吴淞路工程中仅用于局部上人屋面平台上。
3、采用保温板直接铺设于防水层,再敷设纤维织物一层,上铺卵石或天然石块或预制混凝土块。优点是施工简便,经久耐用,方便维修。经过比较,吴淞路工程中大部分屋面采用了此种做法。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倒置式屋面和正置式屋面的区别为设置定义的不同、排气孔的不同、使用性质的不同;
设置定义的不同: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计在防水层之上,另一方面,正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下;
排气孔的不同:倒置式屋顶保温层未封闭,对保温层内部的水蒸气蒸发影响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设置排气孔,另一方面,正置式屋面是完全封闭保温层的,在施工I时需要设置排气孔;
使用性质的不同:倒置式屋面处于防水层之下,能有效避免屋面热膨胀和收缩现象,且能有效延长保温层寿命,另一方面,而正置式屋面的材料由于吸水率大,容易导致保温隔热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