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柜间距高度的标准尺寸通常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和实用性考虑而确定的。一般来说,鞋柜间距高度应该在30-40厘米之间,这样可以方便人们蹲下或弯腰取放鞋子,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此外,还需要考虑鞋柜的上下层之间的间距,一般建议在20-30厘米左右,以便于放置不同高度的鞋子。总之,合理的鞋柜间距高度可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鞋柜层高可以15厘米,也可以20厘米。
1、如果空间足够鞋柜的层高可设计成20厘米,这样可以存放一些较高的鞋子,比如说高跟鞋、短靴等也能摆放在鞋柜内。
2、如果空间不足我们可将鞋柜层高设计成15厘米,一般层高15厘米可摆放一些常用鞋,较高的鞋子可放入鞋盒中再摆放在鞋柜内,而且层高较低、鞋柜的层数更多,可存放更多的鞋子。
1、看空间
进门鞋柜为搭配整体家装的协调性,在设计时对空间格局有严格的要求。按照普遍的鞋柜设计标准,鞋柜的高度差不多800mm左右,宽度差不多在300-400mm之间,不过具体的高度和宽度还是需要根据进门玄关的面积大小、空间格局来确定。
2、看设计
鞋柜的设计各种各样的,所以在确定鞋柜设计时,要先进行对鞋柜设计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了解自家的装修风格和空间格局,然后两者相结合挑选出合适的鞋柜设计,一般来说鞋柜的高度基本上是在600-800mm之间。这里也提醒大家,如果选款式高档的,它的高度可能也会比较高,大概在1000mm左右。
3、看风水
在风水学当中,鞋柜是用来存放鞋子的,因此会接触到外界的一些污秽,很容易把赃物带回家,所以鞋柜高度不可超过房子高度的1/3。不过,即便按风水来,房屋高度的1/3也是最佳的鞋柜高度,这样日常使用也轻松方便。
鞋柜抬高15-20厘米就可以。这个高度可以放我们平常穿的拖鞋,休闲鞋,高跟鞋,皮鞋都是可以的了,靴子就不能放的,得鞋柜里面留活动板,根据鞋子高度自己调动。
在装修鞋柜时底部留有放鞋区是很好的,方便于打扫卫生,换下的鞋子放在里面去,进门处就干净整洁,不然一进屋就是满地的鞋子一团糟。
不够高。因为15厘米的高度很难容纳一些较高的鞋子,如靴子或高跟鞋等。此外,如果鞋柜收纳的鞋子较多,15厘米的高度也容易造成重叠,不便于取出所需的鞋子。如果需要更好的收纳效果,可以考虑增加鞋柜层高或选择拥有可调节层高的鞋柜,以适应不同类型鞋子的收纳需求。另外,定期整理鞋柜、清洗鞋子等也能更好地利用鞋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