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打5到6米的深度就够了,打桩可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能够让房屋的基础更加稳定,还可以避免地基下沉使得房屋出现问题,并且在抵御台风、地震一类的自然灾害上也有不错的效果。
房子的体积越大,它的内部构造就会越重,因此地表需要负载的物品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得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得到了提升,正常地基是没有办法负载太多的重量的。
至少需要14天。
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温保湿措施养护,养护时间应比上表规定的时间有所延长(至少14d),且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75%以上的设计强度,养护结束后应及时回填。
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此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扩展资料:
楼房打桩的相关要求规定:
1、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8φ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φ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
2、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4.6条规定的深度。
3、持力层承载力较高、上覆土层较差、桩的长径比较小时,可采用扩底桩;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D/d,应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底端侧面和桩端持力层土性特征以及扩底施工方法确定。
井桩一般是15米,一般打桩的深度需要控制在5~18米之间。如果挖井桩1米左右,所建的楼房高度基本上在两层楼左右。挖井桩达到6米,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勘查报告,还有根据地基承载能力才可以确定能够建多少层。至于打桩的深度,需要根据桩基的技术规范才能够确定,但是基本上不能够超过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