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植筋是从上往下排的,第一道距梁下10mm,然后每500mm一道,最后一道距地不能超过500mm。
砌体植筋第一道高度规范要求为500mm,如果不合模数为400mm,植筋深度为10d与100mm取大值。
填充墙的拉结筋,φ6,植入长度90mm。压入砌体内的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承重柱子的植筋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柱的钢筋应嵌入至少40倍钢筋直径的深度,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粘结,增强柱子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对于需要抵抗水平地震力的结构,植筋深度可能要求更深,以提供足够的抗震能力。
植筋深度还应根据不同的柱子尺寸和设计载荷进行调整。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所在地的建筑规范和相关标准,确保承重柱子的植筋深度符合要求。
国标植筋深度规范是50367,50550。
拓展知识
植筋的正确步骤:
1、施工步骤:放线→钻孔→清理→注胶→植筋
2、须植筋部位,构造柱与梁底连接处,墙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处,部分变更与修改处,圈梁门窗节点等。
植筋质量标准要求:
1、植筋锚固深度允许偏差+20mm或-5mm,用盒尺检查。
2、植筋锚固孔径允许偏差+2mm,用盒尺检查。
3、植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加固行业施工规范
植筋的钻孔深度一般要求比设计植筋深度大2~3倍钢筋植筋,DBJ/T50-032-2004第6.0.4条规定的钻孔深度zhi为设计植筋深度+(10~15)mm其实是一个深度较浅的要求。构造要求最小植筋深度为15d。
植筋,又叫种筋,是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锁键握紧力作用的连接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
化学法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墙体岩石等基材上钻孔,然后注入高强植筋胶,(注:高强建筑植筋胶大致分为注射式植筋胶和桶装式植筋胶两种)。在插入钢筋或型材,胶固化后将钢筋与基材粘接为一体,是加固补强行业较常用的一种建筑工程技术。
1、当充分利用植筋的受拉强度时,植筋深度
C15(20d,22d),C20(18d,20d),C25(16d,18d),C30(14d,16d)
前面对应一级钢,后面对应二级钢,钻孔直径比钢筋直径大4-8mm
2、当植筋间距较小时,宜采用切割成孔法
3、在所植筋上进行焊接时,应在焊接部位与植入部位之间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