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时所说的面积一般是指房屋的建筑面积,包括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这个建筑面积是房屋测绘单位经过实测后的面积,也是以后房屋产权证上的建筑面积。
套内面积小于建筑面积,公摊面积的大小与该楼栋的设计有关,设计合理的,公摊率会小一些,设计不合理的,公摊较大,性价比较不高了。我们这边说的是实用面积,收管理费是按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公摊面积)
建筑面积包括公摊面积。
房产证上记录的总面积是建筑面积,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指整个建筑的公用部分建筑面积,属于全体业主所有。
外立面一般不计入公摊面积。只有以下情况外墙才计入公摊面积:
1.产权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产权登记簿上约定计入公摊面积;
2.高层建筑的建筑深度较大时,部分外墙也可能被计入公摊面积。
但是,对于私人花园和天台等,在一些地方的政策规定可能需要计入公摊面积。因此,具体情况还需查看当地的政策规定。
2000年以前房子的建筑面积包含公摊面积的。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和其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就是房屋权利人所有的总的建筑面积,也是房屋在权属登记时的两大要素。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房屋的权利人单独占有使用的建筑面积,它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房产证上面积包括公摊面积,具体如下:
1、房屋的产权面积系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
2、房屋产权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确权认定。房产面积具体包括房产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或分摊面积)、使用面积、计租面积等等;
房屋产权面积包括:
1、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下同)的永久性建筑;
2、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3、套内建筑面积。是指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的面积;
4、共有建筑面积。是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它应按一定方式在各产权人之间进行分摊;
5、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是指某个产权人在共有建筑面积中所分摊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