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购公房是指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个人或家庭依法购买的,位于城市或农村的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和商业住房等的房屋产权。
购买者是通过合法途径,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购买相关公房的,也就是说,已购公房属于合法合规的房产权利。目前,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已购公房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成为城市居民中的一种常见的房产形式。
同时,已购公房也受到国家政策的相应约束,如规定购买人数、面积、购买资格条件等。
已购公房和个人产权房的区别:
1、如果产权表明是国有产权,说明该房屋是公有房屋,现“房主”是承租人,你所购买是使用权,不是所有权。
即你所拥有的是承租权。经产权单位同意可以转让。2、私人产权是指房屋所有权属于自然人、法人等的情况。所有人有权处分该房屋。
3、国有产权房屋的土地一般情况下是属于划拨土地,一般情况下,出让的土地使用权用于住宅的,出让年限一般不超过70年,但可以少于70年。
划拨
已购公房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按已购公房原产权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和财政体制,分别划转中央财政或者返还原产权单位,专项用于住房补贴。
其中,已购公房原产权属于中央行政机关的,全额划转中央财政;属于中央事业单位的,50%划转中央财政,50%返还原产权单位;属于中央企业单位(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全额返还原产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