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共用部分面积,包括楼梯、电梯间、走廊、门厅、地下车库、储藏室等。
计算公摊面积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各个房间的使用面积进行比对,一般是按照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具体计算方式可通过乘以公摊系数或按照建筑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最终得出的数值就是该建筑物的公摊面积。
房屋的公摊面积有一定的计算公式,我们在购房的时候有公摊的系数,公摊面积也等于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具体的公摊面积可以咨询开发商,可能有一些购房者对于公摊系数的计算不是特别的了解,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每栋楼甚至是每一户的公摊面积都是不太相同的,所以我们在签署购房协议之前,还是要进行详细的咨询和了解。
首先,我国明确规定,7层以下的住宅公摊面积为7%—12%,而其他公摊部分面积包括外墙的水平投影的二分之一楼梯、楼梯间、热水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等,这些会占住房面积的13%—18%。
其次,7-11层的住房公摊面积为10%—16%,但小高层的公摊率主要取决于各楼层本身的情况,不同的小高层楼房公摊面积也各不相同,若是地下没有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的话,小高层的公摊系数一般在10%—15%之间的,带电梯的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最后,我国规定7层以上楼层必须安装电梯,所以小高层属于电梯配制范围,这样的楼房特点是在方便的同时,又能给我们生活增添一个新高度。
二、高楼层的住房
12-33层的住房公摊面积为14%—24%,因为高层建筑除了有电梯和电梯室所占用的空间之外,安全楼梯也占用了很多的空间,此外还有“管道井”、“强电井”以及“弱电井”也占用了很多面积,因此,楼层越高公摊的面积也就越大。
三、别墅的住房
我国规定,别墅住房公摊面积为1%—8%,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只有楼里的连接建筑结构,但这些不能计算到公摊面积当中。而联体的别墅也只有比较少的公摊面积。
房屋公摊率计算公式:房屋公摊率=总公摊面积/总建筑面积。
相关说明:房屋公摊率是指房屋公摊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目前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出台,因公摊面积的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公摊率主要用于计算在住宅小区之中公用建筑设施(配电房、楼道、电梯井、公用通道、消防设施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小区总建筑面积之中所占比例。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为: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x公摊系数。有以下标准:
1、套内使用面积,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地毯面积”,简单说,就是把你家面积全铺上地毯,能铺多少面积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内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包括户型内部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全部计算),两户之间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外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三个部分;
3、阳台面积,封闭阳台按照全部面积计算,不封闭阳台按照一半面积计算;
4、公摊面积,建筑内的楼电梯间、消防通道、为本楼服务的配电房、水泵房等附属设施用房、外墙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这些全部计算为公摊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