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湿度59不算潮湿,一般情况下,湿度达到80%以上才算潮湿,而且在任何气温条件下潮湿的空气对人体都是不利的。另外,空气的绝对湿度并不能决定地上水蒸气的快慢和人对潮湿程度的感觉。湿度一般在气象学中指的是空气湿度,它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液态或固态的水不算在湿度中。不含水蒸气的空气被称为干空气。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占空气体积的0%到4%,一般在列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成分的时候是指这些成分在干空气中所占的成分。
最适宜人的湿度是40%到60%。夏季室内湿度过大时,使人感到十分闷热、烦躁。冬季室内湿度大时,则会加速热传导,使人觉得阴冷、抑郁。湿度太小皮肤干燥,在干燥的室内呆久了会使人皮肤紧绷、干燥上火。
按理论来说,人体能适应的湿度在30%-80%,但是湿度越高,却可能让人感觉越不舒服,受到天气温度的影响,冬天一般建议室内湿度要低于70%。秋冬季节以及开了空调的室内,湿度通常仅为10%-15%,这样的房间湿度太低,呆久了就会使人皮肤紧绷、干燥甚至上火,深感不适。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尤其是开了暖气的室内,要保证相对湿度在45%-65%,这个范围的湿度内,人体是最感觉到舒适的。
最宜人的室内温湿度是:冬天温度为18摄氏度至25摄氏度,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摄氏度至28摄氏度,湿度为30%至60%。
一般来说,人体在室内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15—18℃为宜,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或者相对湿度小于35%,且室内气温超过25℃以上时,人体就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你就会有热的感觉。若气温超过35℃,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积蓄体温,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就会感到头昏脑胀,全身不适和疲劳,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酷热难熬。相反,当气温低于4℃以下,你会感到寒冷。当室温在8—18℃时,人体就会向外界散热,加上室内微风吹拂流通,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你会感到身体舒适健康。
适合24摄氏度的湿度应该在40%至60%之间。这个范围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既不会感到过于潮湿,也不会感到过于干燥。在这个湿度范围内,人体的蒸发汗液可以有效地散发热量,保持体温平衡,并且有助于呼吸道的湿润。此外,适当的湿度还可以减少静电产生、防止木材收缩、保护家具和电子设备等。因此,保持24摄氏度下40%至60%的湿度是理想的选择。
湿度100%室内得相当潮湿了,的达到墙面淌水,床上被褥一挤要出水!通俗的说,在当前温度下,空气中不可能再包含更多水蒸气的时候,湿度就是100%。绝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所产生的压强。相对湿度是指大气中实有水汽压和当时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称为饱和状态。气温越低,饱和水汽压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