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开发建设这个地块的建筑小区时候,还需要退红线2米左右,这个数字各地不一,要看当地规划局的规定。小区的建筑必须在退红线范围内,退出的这块地不准占用。也就是说,尽管你已经为退出的这块地付出了土地出让金,但就是不准占用。用地红线只是标注在红线图上,现场是看不到的。不过退界线就一目了然:小区的围墙就是退界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
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建筑红线以外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筑红线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
建筑红线与用地红线的区别?
1、建筑红线: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2、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3、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在人行道地面上空: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4.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5米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区别在于红线划定的范围不一样。用地红线是指某地方在开发土地时,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不被占用。建筑红线是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的面积。
道路红线是指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人行道,是道路的两侧最外边的线。
区别在于一个是建筑上使用,一个是道路上使用。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道路红线、绿划线是什么意思:
1.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2.用地红线是用地范围的规划控制线。
3.建筑红线一般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
4.绿化线就是绿化位置的控制线。
有区别,是占用土地的边界线与建筑边界线的区别。用地红线是指红线以外不能占用,只能在用地红线内从事的一切活动,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物不能突破红线以外从事建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