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因为形似鸭掌,又叫做鸭掌。
银杏树被称为银杏树是因为它的果实的外观像杏子,同时又因为它的果核是白色的,所以被称之为银杏树。银杏树别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子、鸭掌树。
银杏种植一般在冬季或春季进行。播种前需要催芽,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放到温水中浸泡2-3天,每天记得换水,之后捞出并放到塑料纸上,早晚喷水一次,保持湿润。一周后进行播种,将种子的嫩芽朝下放到土中,覆土后再用草帘盖上,保温保湿。育苗期要增强光照,并且适当施沃叶水溶肥。
宋代梅尧臣《鸭脚子》诗有云:
江南有嘉树,修耸入天插。
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
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
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
千里竞赍贡,何异贵争啑。
诗里所歌咏的“鸭脚子”来自江南嘉树,显然是某种果实。这种果实的味道不甜不酸,有淡淡的苦味,却为众人喜爱,肯定是一时间的超级网红食品。而且,这“鸭脚子”居然“持之奉汉宫”和“千里竞赍贡”,那明明白白就是在反复强调“鸭脚子”属于专门进贡的上等顶流物品啊!
那么,这“鸭脚子”到底是什么呢?
是银杏果实。
其实,诗里“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两句已揭示了答案。结合诗歌题目“鸭脚子”以及前两句内容,“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这两句的大致意思是说,这种高入云天的树,树叶的形状就像家禽栅栏旁边地上的鸭子的脚印,而这“鸭脚子”果实的获得正如同剥开杏子的果壳取出杏仁一样,也即,在一定意义上,“鸭脚子”或类同杏仁。综合“嘉树”“修耸入天”,叶子是鸭脚形状的,以及“杏仁型”果实等几个要素,这“鸭脚子”当然就是银杏果实。
验证于古代文献,元代王祯《农书》卷九载曰:“银杏之得名,以其实之白。一名‘鸭脚’,取其叶之似。”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也都有与之一致的记录。如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对银杏考证说:“银杏一名‘白果’,一名‘鸭脚子’。银杏以白得名。‘鸭脚’,取其叶之似。其木多历岁年,其大或至连抱,可作栋梁。”也就是说,银杏的果实,也叫白果;银杏就是白果,这样的说法,至今仍很普遍。而古人或许是因为银杏叶片的形状像鸭子的脚掌,也可可爱爱地称呼银杏树为“鸭脚”。
因为它的果实去掉外面那一层果衣,晾干后就是白色的硬壳,所以称白果。这是民间的叫法,书名银杏果。银杏树号称植物活化石,果实有很多药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