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描述的地理位置(山海经的地理和现在的地理位置)

山海经出自哪里的

山海经出自中国的。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求《山海经》中的地名

女床山、鸟鼠同穴山、钱来山、帝都山、勃齐山、阳虚山、少室山、高梁山

女床山: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鸟鼠同穴山: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囗鱼,动则其邑有大兵。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多【上如下鱼】魮之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钱来山: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帝都山: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勃齐山:又南三百里曰勃齐之山。无草木,无水。

阳虚山:又东十二里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少室山:又东五十里曰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其上多玉,其下多铁。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鱼帝]鱼,状如[执皿]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

高梁山:又东三百里曰高梁之山。其上多垩,其下多砥砺。其木多桃枝钩端。有草焉,状如葵而赤华,荚实白柎,可以走马。

槐江山:

山海经十大仙境之一,据记载,槐江山是天帝帝俊的苗圃,里面有着数之不尽的黄金美玉,丘时之水发源于此山,并有马身鸟翅的英招为天帝管理。

羲和国:

羲和国,据传位于东海之外,甘泉之间,传说中天帝的妻子羲和居住于此,她和天帝生了十个太阳,被后人称为太阳神之母,羲和之地被称为神仙之地。

昆仑:

山海经十大仙境之一,据记载,天帝的都城就位于昆仑之上,是十分壮阔富丽的宫阙,在整个山海经中有着特殊的神话地位,夸父,西王母,三青鸟都起源于此地。

不周山:

不周山,是人间通往仙界的唯一途径,其山间终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更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故事。《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 山位置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

《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

《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

《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

《中山经》为中原豫州河南西南巴蜀一带。《山海经》把巴蜀和中原同列为《中山经》体现了《周易》的西南得朋的华夏民族观念。也有一说山海经中所述之处很多不在今天的中国境内。

山海经现存于哪里

《山海经》的作者,据西汉末年主持整理皇家藏书的刘秀说,是跟随大禹治水的伯益。

1983年12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山海经学术研讨会“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

《山海经》中的《大荒经》所记述的疆域,肯定就是在山东一带!

山海经概述

《山海经》所述的地理范围广阔,南至广东南海和越南南部,西至柴达木盆地和帕米尔高原,北至贝加尔湖和白令海,东至朝鲜海,东南至台湾岛。其中列举中国大地有莽浮之林(今湖北)、邓林(今河南)等,此种原始森林在现代几无遗存;在《山海经》里,对西海(即柴达木盆地)是一片无际的沼泽,黝泽(即罗布泊)水光接天等描述。对现中国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研究,《山海经》是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