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大荒经》中开头就是对于东海的描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发现,渤海以东竟存在一个无底深渊,书中记载到:“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山海经》中提到了这个无底深渊有一个少昊之国,相传少昊的母亲是皇娥,她在苍茫大海上遇到了白帝之子,他们泛于海上,游漾忘归,十分惬意,后来他们生了少昊。
《列子.汤问》中对于这个无底深渊有更详细也更富有原始神话的记载,其中说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帷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为归墟。八弦九野之术,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而减焉。”这句话是说,在渤海的东边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很深很大的沟壑,这个大壑又叫归墟,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天地间的水都流向这里,但是奇怪的是这里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亦作少皞,姬姓,名挚。我国东方人数众多的部落群东夷族的首领,“三皇五帝”时期的五帝之一,承袭活动在山东鲁西南一带、汶河下游的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太昊。
少昊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
归墟,是山海经中的记载。现实中,与归墟的记载接近的,就是马里亚纳海沟,不断吞噬海水,与归墟的特征很吻合,希望这个答案能够帮到题主!
不可信,甚至可以说是一派胡言。有关少昊,主要在《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1)参考山海经海外东经,少昊之国也仅仅指的中国大陆东海到东南海沿海一带外围,最多有些沿海地区在古代由于地质变迁,沉没海底一部分,也是形成“半岛”的一部分。现在有些寻找不到了。
(2)在山海经里的少昊之国,所提到的中华先人,譬如黄帝、帝俊、帝鸿、少昊、颛顼、夸父、天吴、中容、禺虢、雨师妾及其应龙杀蚩尤等这样的人物与传说,美洲也不可能具有。
因此,那些把少昊之国列入美洲的说法,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故意混淆是非的。参考其它:《山海经.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山海经海外东经》“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下有汤谷。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
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云:“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谓此也。则所谓甘渊、汤谷(扶桑)、穷桑,盖一地也。
汤谷即“旸谷”,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之处。与虞渊相对,虞渊指传说中日落之处。
少昊古国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定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虽然少昊是整个中国的统治者,但曲阜是当时中国的都城,不一定是“少昊之国”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