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南山经三个山系的位置(山海经南山经思维导图)

山海经南山经第一章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原文: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名叫鹊山。鹊山的首座山,名叫招摇山。它紧靠西海,山上长有许多桂树,还有许多金和玉。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开青色的花,名字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还长有一种树,它的形状像构树,树上有黑色的纹理,开的花能发光,可以照亮四周,它的名字叫迷榖,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猕猴,但耳朵是白色的,趴着身子走路,还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人吃了它的肉,能跑得更快。丽麂水发源于招摇山,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患上由寄生虫引起的病。

一代奇书《山海经》都写了哪些地方的名山

《山海经》是楚地为中心的地理书籍,汉代经过精心编撰,增加了秦代岭南三郡的地域地理记述。即《山海经》南山经,从北往南,从西往东记述。其中南次三经就是岭南三郡的沿海山脉。秦时岭南三郡东界并没有明确,汉武帝以后明确的界线也不一定就是秦代界线。

南次三经最东最沿海的山脉就是“南禺之山”,也就是广东潮州的凤凰山脉。

北魏骊道元《水经注》卷36、37、38就是根据南山经写的,卷38就是《山海经》南次三经,能够对应互为佐证。

南山经之首的山叫鹊山

南方的第一列山系叫做鹊山,鹊山之首叫招摇山,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上多长桂树,山中蕴藏着许多金属矿产和玉石。山上生长着一种草,叶子的形状就像韭菜,呈青色的华光,它的名字叫祝余,吃了它不会感到饥饿。

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构树,有着黑色的纹理,它的光华照耀四方,这种树木的花名字叫迷谷,把它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

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猿猴,双耳是白色的,既能匍匐前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能健走。丽麀之水发源于此,由东向西流入大海,水中多产一种称为育沛的植物,佩带它可以不生蛊胀之症。

山海经中哪座山最厉害

山海经里最厉害的山是昆仑山。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是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山,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中国古老的地理著作《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中对昆仑山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大多记述都带有神奇的色彩。如说它是“天帝的下都”,方圆八百里,高七万尺。又说这里有西王母的瑶池,到处长着结有珍珠和美玉的仙树。“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丘,故称西王母。《山海经·大荒西经》:“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千百年来,有关昆仑山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难解之迷,吸引着国内外道教弟子、游人前来朝拜、修炼、登山、考察。

山海经南山之首曰山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名叫鹊山。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话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南山之首曰鹊山。出自中国古代经典的地理神话学著作《山海经》,这是其中的第一卷《南山经》里面的内容,出现在全文的开篇,用来说明南山第一列山系的名称和叫法。所以回归到问题本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南山经中的第一列山系名叫鹊山。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