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若木(山海经绝美地名)

山海经的三大神树

1、《山海经》上古三大神木分别是:扶桑;建木;若木。

2、扶桑:扶桑神树位于汤谷之上,是由两颗相互扶持的桑树组成,扶桑神树是神界、人间与冥界的联通大门。

3、建木:建木神树位于天地的中央“都广之野”,其形状像牛,有百米之高,叶子为绿色,是沟通天地人和神的桥梁。

4、若木:在南海,黑水和清水之间,有种树名叫若木,若水就从那里发源。

若木是指什么

????即“扶木”、“扶桑”。《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灰野之山(“灰野”原作“洞野”,从王念孙、郝懿行校改),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郭璞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

??”按《海内经》云:“南海之内(“内”原作“外”,从宋本、吴宽抄本改),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即此。《淮南子?地形》云:“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高诱注:“若木端有十日,状如莲华,光照其下。

??”则其景亦伟,盖“日之所入处”(见《文选?月赋》注引《山海经》,今本无)。然《楚辞?离骚》云:“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楚辞?天问》云:“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若木似又在东方,且若木即扶桑。

??若木之若(与训作“择菜”之若有别),《说文》六作最,云:“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聂木也。象形。”盖若木即扶木、榑桑(扶桑),最初传说本在东方,其后西方亦有之。

诗经山海经全文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扶桑若木什么意思

答:神话传说中桑与若木,是一棵神树的不同称谓。《说文·又部》:“日初出东谷所登搏桑,聂木也。”

段玉裁注:“当云:聂木,搏桑也,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也。”

“聂”是若字古体。袁珂《山海经·大荒北经》注:“今案《说文》所言是东极若木,此经及《海内经》所说乃西极若木,不得同也。”

因东海的“扶桑”与西极的“若木”本是一棵供太阳栖息的神树,只是在太阳升起和落山处的不同称谓罢了

山海经中的山名有哪些

山海经中的山名有很多,其中一些著名的山包括蓬莱山、方丈山、崑崙山、华山、泰山、恒山、昆仑山、神农山等等。山海经是一部古代中国的地理神话文献,记载了各种山川、水域、神话传说和神奇生物。这些山的名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山脉的形象和神秘感的认知。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