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精卫、娥皇女英、宵明/烛光、女丑、羲和、女娲、女祭、女戚、女魃、嫘祖、听訞
中国神话史上的女神其实非常多,仅以一本《山海经》为例,涉及到的女性神祇和女性异人就有很多。
创世大神:盘古造物大神:伏羲女娲烛阴(烛龙):“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烛龙是北方大神,创造了北方世界,极光是他的化身,拥有控制全世界所有自然现象的力量(一般认为其本是北方民族神话中的创世神)五帝:南方火德炎帝中原土德黄帝西方金德少昊:名挚,号金天氏,黄帝之子,喜好音乐.北方水德颛顼:黄帝之孙,高阳氏,继黄帝后主宰三界,定日月星辰之位,隔绝天地使人神再难互通.东方木德帝喾:黄帝曾孙,高辛氏,在位70年,天下大治.(搜神中的当代五帝出自《尚书》:“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吓?,炎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四方属神:南:火神祝融:夏季之神,凤凰化身,兽身人面,乘两龙。一说与烛龙是同一人.西:金神蓐收:秋神,刑神,掌管日落之神。少昊的小儿子。人脸虎爪、遍体白毛、手持大斧、身乘双龙.北:水神共工:炎帝后裔,颛顼称帝时造反,被祝融打败后撞塌不周山.海神禺强:又名禺京,字玄冥,冬神,风神,人面鸟身.东:木神句芒:春神,草木神、生命之神,日出之神.少昊之子,人面鸟身.搜神中出现人物(不全,待补充):蚩尤雨师妾:“雨师妾在其(汤谷)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游人间。今之雨师本是焉。”----干宝《搜神记》刑天:“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与天帝争神的魔头,一说为炎帝部将,为炎帝复仇而向黄帝宣战。夸父:夸父追日渴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说是炎帝部将,战败后被应龙所杀,也有人说夸父是1个巨人族,这2个夸父不是同一人。应龙:黄帝首席大将,杀蚩尤,夸父,黄帝统一后被贬南方,为雨神西王母:“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少典:炎帝和黄帝的父亲石夷:“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西风之神,观像之神,一说为古代天文学家西海老祖:“西海??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m兹。”西海水神,风神天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谓水伯。其为兽也,十八尾、八首、人面、八足。”雷神:“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黄帝杀夔牛做鼓后,又把雷神杀了,用他大腿骨做了鼓槌...陆吾:昆仑山神,黄帝宫中总管“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英招:槐江山神,黄帝的园丁“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王亥(围灵山的土族大将):商汤的祖先,一说为商业之祖烛鼓,钦毗:“钟山之神,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毗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瑶姬(南阳仙子堂妹,赤松子未婚妻):炎帝四女,巫山神女风伯雨师:曾是黄帝的属臣,后来却助蚩尤与黄帝作战,被旱魃所败灵山十巫:“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古代的医生冰夷:“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女河伯,一说河伯之妻/女黄??:“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之尸。有比翼之鸟。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于儿神:“(夫夫山)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河伯冯夷这是大名鼎鼎的河神冯夷,又称河伯冯夷。他驾驭着两条青龙,正在兴风作浪。他原本是个普通人,修炼得道后就潜进大江大河,成了河神。他经常居住在水深三百仞的从极渊,一发起脾气来就江河横溢,泛滥成灾。水伯天吴“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这是唐朝诗人李贺《浩歌》诗中的名句。这个受天帝派遣能移动海水的水神就是水伯天吴。他住在朝阳谷一带的两条水流中间。他是野兽形状,长着八个脑袋并且都是人的面孔,八只爪子,八条尾巴,背部是青黄山神烛阴“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开眼就是白昼,闭目就是黑夜。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山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燕山雪花其大如席,一片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这是大诗人李白《北风引》中的名句译文,诗中的烛龙就是《山海经》中的烛阴,又称烛阴龙。它一吹气便是寒冬,一呼气便是炎夏。它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一呼吸就生风。它的身子有一千里长,人面蛇身,全身赤红。天虞山神他有着酷男的刚毅面孔,猛龙的矫健身躯,他是天虞山的山神,管理着十四座山头。此时他身上闪着火光,张开锐利的指爪,正在作法。
山海经密码小说中人物实力排名分别是:第一名皇古骆仙,第二名七转骆仙,第三名天始骆仙,第四名死幽骆仙,第五名花山骆仙,第六名明都骆仙,第七名有相骆仙,第八名六尺骆仙,第九名风神骆仙,第十名地龙骆仙。
山海经密码小说中排名第三的天始骆仙是昆仑山道教的祖师。
第一档次是天神帝俊和自然之神烛龙,分别代表着天空崇拜和自然崇拜。天神帝俊是《山海经》里地位最高的正神,太阳神、月神、四方主神,以及后羿、黄帝和蚩尤等被神话的历史人物,都是天神帝俊的下属。烛龙(烛九阴)在《山海经》里是人面蛇神的异兽形象,但从它呼气成风,主宰四季更替和昼夜变化的能力来看,这应该是上古时代的自然之神。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神应该是天神、地神和自然之神。但《山海经》只有帝俊和烛龙,却没有记载地神。道教神话里的地神“后土皇地祇”,身份是一位女神。《山海经》虽然也记载了后土,但他是共工的儿子,夸父的祖父。并不是上古时代的正神,而更像是一位部落首领。
天神帝俊
第二档次是太阳神羲和与月神常羲,分别代表着太阳崇拜和月亮崇拜。《山海经》提到的羲和、嫦娥,都是天神帝俊的妃子,她们的地位比帝俊低。人类对日月等天体的崇拜现象,是天空崇拜的衍生物,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而中国的太阳神和月神,都是女神的形象,大约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从神话流传的区域来看,她们是上古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
上古正神常羲
第三档次是西王母和东王公,分别代表女性神和男性神。在道教神话里,西王母是西方主神,也是女仙的首领。东王公是东方主神,是男仙的首领。根据王国维先生的研究,西王母和东王公在上古时代已经出现了,与东夷和华夏两个族群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中国东部比西部更早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因为部落首领的性别不同,神话人物也开始出现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生育之神女娲的原型,东王公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原型。这2位上古正神,在汉代衍生出许多神话人物,他们代表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
上古正神
第四档次是上古四方神,他们分别是东方木神句芒、西方金神蓐收、南方火神祝融和北方海神禺强。这4位上古正神是华夏四方的区域神,即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根据历史学的研究,四季和五行观念的产生,不会早于夏朝。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上古四方神,是夏朝以后的神话传说中才出现的。
中国神话
以上提到的上古时代十大正神,并非中国神话的源头。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山海经》成书的年代,这些神话人物已经“人格化”了,他们都有了人类的名字和事迹。而神话发展的这一过程,大约需要数千年。也就是说,在《山海经》成书几千年前,已经有了中国神话,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