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山海经)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关于饕餮,记载与《山海经.北山经》。如下: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意为:饕餮形如羊身,面如人,眼睛长在腋下,牙齿如老虎,爪子似人手,声音如婴儿一般,会吃人。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记载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文献,其中包含许多经典的名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山海经经典名句及译文:
1."琼华悬出,阙阳更起。"(《山经·西山经》)
译文:美丽的玉霞吊下来,巨大的高阙腾空而起。
2."海青青于波澜之上,鳞噙噙而生蛟龙之间。"(《海内北经》)
译文:海水青翠在波涛之上,鳞片密密地包裹着蛟龙之间。
3."其音犹金石声。"(《海内南经》)
译文:其音乐声如同金石碰撞般响亮。
4."蛇身人面,狗头巨目,虎爪鸟喙。"(《中山经》)
译文:身体是蛇的形状,面孔是人的样子,头像狗一样,有巨大的眼睛,爪子像虎一样,喙像鸟一样。
5."水神为蛟龙,山神为麒麟,地神为蚌精。"(《海内中经》)
译文:水的神灵是蛟龙,山的神灵是麒麟,地的神灵是蚌精。
这些名句展示了《山海经》中丰富多样的神话生物和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古代世界。
山海经原文没有带注音,因为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部经典文献,创作于战国时期和汉朝时期,当时没有注音符号。该书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动植物特征等内容,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文化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出版的山海经版本通常会在旁边加上现代汉字拼音或注释,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山海经》之一的译文为《山海经·海外北经》。据传为战国时期的著作,记述了中国古代各地的山川、水系、动植物、人民、神话等内容,对研究古代中国的地理、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