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蛇相十二属(山海经能吞象的蛇叫什么)

山海经中能吞象的蛇特点是什么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如果有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不再患心腹之病。这种蛇全身赤黑色,还有一种说法是黑蛇青头,在犀牛西。”

山海经中九头的蛇介绍原文

中国九头蛇当属《山海经》中的相柳。它是共工的臣子,蛇身九首,上面长着青色的人脸。形体硕大无朋,凡经过的地方都陷为沮泽。相柳后被大禹所杀,其血腥臭无比,流过的土地五谷不生

《山海经》中的描述:

相柳是共工的臣子,长着九个脑袋,绿色的身体,他经过的地方,都会变成沼泽,不能种出庄稼。

相柳擅长用的武器是箭,但是他从来不射向北方,因为共工之台在北方。

他在神话中,是一个十足的坏蛋,但是他却守护共工,直至死。

可想而知,在共工怒撞不周山的那场大战中,共工被杀,而其臣子纷纷逃散,只有相柳一人留下,被颛顼杀死,后灵魂附着在共工之台上。

山海经上古十大妖

一,乘黄

乘黄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名或神马。《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有记录:“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寿命高达2000岁,几乎比大多数民族的文明时间长。

?

二,讹兽

讹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出自西南大荒之中,身体是兔的模样,仪态优美,是人类姣好的面容,还能说话,欺骗人类,比如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史载: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其实从讹兽中的“讹”字,就能看出它的本性了。

?

三,风生兽

风生兽,似貂,青色。像兔却比兔小,栖息在高树上,候风吹而移到其它树上吃果子。眼睛是红色,尾巴很短,它的毛色青黄而杂黑,其花纹如豹子。

?

四,夫诸

夫诸一种长着四只角的鹿,它的形状似温柔洁净,喜欢四处角戏,它一出现,其地必定是大水时期。《山海经》中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夫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夫诸一种长着四只角的鹿,它的情状似温柔洁净,喜欢四处角戏,它一出现,其地必定是大水时期。

?

五,姑获鸟

姑获鸟就是来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妖怪,有时以九头的样子显形。姑获鸟夜里才出来,它穿上羽毛是鸟,脱去羽毛变成女子。又名天帝少女、夜行游女。这种鸟自己不生小鸟,专取别的鸟的雏鸟为子。夜间如果将幼儿的衣服晾在外面,它便点上血做标记,这个幼儿便被它取去了,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鬼鸟。

?

六,鲛人

鲛人,又名泉客(泉是水的意思,客是客人,意为水里客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传说中,鲛人善于纺织,可以制出入水不湿的龙绡,且滴泪成珠。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便引用了鲛人的传说。

?

七,猫将军

猫将军,人身猫头的神,清·黄汉《猫苑》记载:安南有猫将军庙,猫首人身,甚为灵异,中国人往者必祈祷决休咎。或云猫即毛子之讹。前明毛尚书(疑为东汉的毛玠)曾平安南,故有此庙。果尔,是又伍紫髯、杜十姨之故辙矣,可博一噱。

?

八,傒囊

傒囊,是山中的精怪,只要离开原地就会死亡。《搜神记》卷十二: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看起来这个小东西,还是很奇怪。

?

九,英招

英招是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马身人面虎纹鸟翼,是看花园的天神,属华夏族和西戎部落。

?

十,雨师妾

雨师妾,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妖兽。《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指汤谷)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郝懿行笺疏:“雨师妾盖亦国名。”也就是说,雨师妾传说是动物,也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名字。

为什么山海经大部分都是人面蛇身

1山海经里的蛇数量众多,其他文献中却未有类似记载。2可能是因为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等方面的文献,其内容涵盖着自然、历史、人物、神祇、物神等各个领域,蛇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在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蛇的描述和描绘也就更加详细和丰富。3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山海经是一部民间文献,对于民间信仰、祭祀等有很大的影响,蛇在中国文化和民俗中一直被视为神灵的化身和象征,其神秘性和吉祥寓意也使得其在山海经中的记载非常丰富。

《山海经》中长蛇是怎样巨大的蛇类山海经

一、巴蛇,又叫修蛇,出自《山海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巨蛇,它有黑色的身体,头是青色,以大象为食,相传巴蛇被后羿杀死,巴蛇的身体化为山陵,就是现在的巴陵。

二、长蛇,出自《山海经》,顾名思义,长蛇是一种身体很大的大蛇,与其它蛇不同的是,长蛇身体长着如野猪一样的毛,这就很神奇,当然长蛇同样也是凶猛无比的猎食者。

三、化蛇,《山海经》中记载的怪蛇,人面豺身,还长着翅膀,像蛇一样扭动行走,以外形来说,化蛇是不是蛇还得两说,但气质上很像蛇,传说化蛇会发出婴儿啼哭的叫声,古人相信它的叫声会招来洪水。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