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藏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海内经》一篇,《五臧山经》简称《山经》,后面的部分简称《海经》。
根据何幼琦先生的研究,《海经》部分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到的古书《禹本纪》,和《山经》一样都是记录“怪物”的书,所以后人才把它们合编在一起,这个看法我们很赞成。
《山经》的部分很单纯,只有那么五篇,可后面的《海经》部分就复杂了,导致《山海经》的篇目问题迷雾重重。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神话传说的古籍,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句。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山海经名句:
1.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山海经·北山经》
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山海经·海内北经》
3.采菊东篱悠见南山,山气夕佳飞鸟相与。——《山海经·南山经》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山海经·东山经》
5.久樊笼复返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海经·西山经》
6.刑舞干戚,猛志固。——《山海经·海外北经》
7.盛重难再晨,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山海经·海内南经》
8.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山海经·海内北经》
9.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山海经·中山经》
10.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山海经·海内南经》
这些名句涵盖了《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自然景观、人生哲理等方面,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风貌。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xī)、兕(sì),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jiāo)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yǐn)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山海经目录山经第一卷《南山经》第二卷《西山经》第三卷《北山经》
第四卷《东山经》第五卷《中山经》海经第六卷《海外南经》第七卷《海外西经》第八卷《海外北经》第九卷《海外东经》第十卷《海内南经》第十一卷《海内西经》第十二卷《海内北经》
第十三卷《海内东经》大荒经第十四卷《大荒东经》第十五卷《大荒南经》第十六卷《大荒西经》第十七卷《大荒北经》第十八卷《海内经》
山海经第七页,烛九阴,又名烛龙,它出自《山海经.大荒经》一章,在山海经中,记载它居住于西北海的海外,赤水的北边,它人面蛇身,身长千里,浑身红色,身份是一名神。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烛九阴,是谓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