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最经典的5篇(山海经优美段落摘抄)

山海经包括那些

《山海经》分为三部分:《山经》、《海经》、《大荒经》,这里的“经”并非四书五经的经,而是经历的经。传说上古时期,天下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并分天下为九州,他还命一位名叫竖亥的人丈量土地,这个人步子很大,他从世界的最东边开始走到世界的最西边结束,走了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山海经》就是这期间完成的一部见闻录。

山海经的四大经

.《五藏山经》,共五篇,约占全书二分之三以上;内容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间中叙写到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

二.《海外经》,共四篇;内容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有些古老神话零片记叙,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

三.《海内经》,共四篇;内容是记海内神奇事物,如昆龙景象、建木形态、巴蛇、雷神等。

四.《茺经》,共五篇;内又分为《大茺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内里记录了一些有关帝俊和黄帝(古代东西两大民族所奉祀的上帝)的神话。此经是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和最原始的;大部份重要的神话材料几乎会萃在这裏,而这部份之写作时期可能比经中其他部份还早。

从“海外南经第六”起到最后“海外经第十八”止之十三篇,简称为《海经》。和前面的《五藏山经》即《山经》合起来,总名之曰《山海经》。

山海经详细讲解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的原文为古汉语文,全文共有18卷,收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以下是其中的一段:《山海经·海外西经》:“象山之下,有泽焉,曰牛渚泽。牛出其中,文身如虎,名曰马牛。其音如牛,其状如马,可以走陆,可以行水。”另外还有《山海经·北次经》、《山海经·南次经》、《山海经·东次经》、《山海经·西次经》等多篇,均为我国古代文化珍品,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神话传说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

山海经精辟

《山海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古籍,对其所进行的研究,重点必然放在文献调研上。而为了确定《山海经》首篇所提到的招摇之山的具体方位,我们需要通过文献调研解决3方面的问题。

第一,山海经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第二,前人对于招摇之山的地理方位的考证如何;

第三,招摇之山相关物产的考证情况。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