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中不与大禹相关的故事(山海经之九尾狐的故事原文)

山海经失传的原因

《山海经》是华夏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典籍,关于《山海经》的作者,目前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古代帝王大禹,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西汉刘向父子搜集了传说资料,继而将其整理为一部《山海经》。我们不得不承认,《山海经》对后世的影响极大,甚至不少古代名人都对其颇感兴趣。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郭璞,曾经专门为《山海经》作过注解,并试图解释其中的内容,但他的推论仍难以达到尽善尽美,存在诸多偏颇之处。

南梁大画家张僧繇也曾对《山海经》颇为痴迷,他醉心于书中的奇花异草、珍奇异兽,并以心为笔,完整地绘制出一卷《山海图经》,为后人解读《山海经》原著提供了参考素材。然而遗憾的是,《山海图经》最终还是在历史迭代中失传,目前已经找不到任何关于其内容的资料。曾有传言认为,《山海图经》也许是泄露了某些重要的秘密,令统治者们感到十分畏惧,因此才下严令将其销毁。

但在历史学家们的眼里,《山海图经》的消失可能另有原因,绝非是单一的影响到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他们指出,如果想要彻底弄清《山海图经》的消失原因,可以以一种特殊的异兽作为参考,它的消失与《山海经图》的消失存在极大的联系。

“畏兽”是《山海经》中一种半人半兽的神怪,它的形象类似于狮子,其外表为巨目、獠牙、利爪,上身赤裸,下身着红色短裤,肩部生有翅膀与火焰,腿部还有飞羽,常作奔腾疾走之状,也存在凌空飞翔者。因为其肩头常有燃烧的火焰,所以被后世称为是“焰肩神”。

经过考古研究发现,南朝大臣冯邕的妻子元氏,其去世后的墓志边侧和盖面处都有畏兽图像和阴刻榜题。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其墓志上的神兽分别为啮石、护天、发走、挟石、挠撮、掣电、欢憘、寿福、长舌、捔远、回光、攫撮、乌擭、礔电、攫天、唅噙、拓远、拓抑,总共有18个之多。

在《续高僧传》中曾记载,古代高僧或者达官贵人的墓葬之内,“诸雕刻(畏兽)骇动人鬼”,它们是守护墓主人的石兽,用以保护亡者的灵魂。然而在南北朝之后的陵墓内,畏兽的形象开始逐渐消失,最后彻底淹没于历史的黄沙之下,再也找不到任何踪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畏兽为何会无端消失?

历史学家们参考了历史的发展,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专门用以解释畏兽的消失之谜。他们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黄金时期,五胡乱华虽然严重冲击了汉人的文明,但也同时促进了各方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如此宏大的背景之下,胡人信奉的祆教、景教、摩尼教等纷纷涌入中原,并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大批信徒。与此同时,各类诸如“天堂”、“神兽”等异域元素也大行其道,导致中原墓葬文化逐步被外来的文化代替,而外来的畏兽成为了当时镇墓兽的主流形象。

畏兽的形象十分恐怖凶悍,它被人们赋予了辟邪驱凶的作用,可是到了后来,中原地方相氏,镇墓兽等开始替代畏兽。随着历史的发展,明清时期的镇墓兽变为金刚像,力士像、菩萨像等,例如乾隆的裕陵地宫中,其墓道石门就刻有浮雕菩萨立像。

由此我们也能发现,其实《山海图经》的消失,与畏兽的消失原因完全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渐变,蛇首六足的冉遗鱼,三首六尾的鵸鵌鸟,九个尾巴的九尾狐,根本没有人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异兽了,它们已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在大浪淘沙中彻底被淘汰。这是一种文化的进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参考资料:《大话山海经》郑梅著长江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山海经》里有很多神话故事,列举以下三个。

1.夸父追日: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

2.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显然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3.大禹治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禹与无支祁的故事

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治水英雄,他用智慧和勇气成功治理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而无支祁是大禹的好友和得力助手,他的智谋和勤奋为大禹的治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禹与无支祁是紧密合作的伙伴,他们共同攻克了一个个治水难题,为中国的大江山河带来了和平与安宁。他们的故事鼓舞着后人,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团结精神。

山海经中大禹都有哪些故事

故事比较多。大禹开山辟地,大禹治水等。这些故事讲述了大禹一心为人民的典故。不畏艰难的开山辟地,造福一方的百姓呀。

白泽为何被山海经除名

《山海经》中没有任何关于白泽的记载,说明白泽可能是较晚才出现的妖怪。那么白泽的神话或许可能是根据大禹铸鼎的神话改编而来的。

中国古代有一卷《白泽图》,这当然这不可能真的是由神兽白泽所传的,显然是后人伪托的。此书早已失传,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偶尔有见其它文献如:《太平御览》《本草纲目》引用《白泽图》的内容。清代的《经典集林》《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敦煌也发现过两份《白泽精怪图》。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