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庄子·逍遥游》中的名句“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关于鲲鹏的传说自古都认为是神话,但是在佛教中确有记载,此鸟名为大鹏金翅鸟,梵语叫做“迦楼罗”,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也是佛的护法。此鸟翅羽金色严丽,众彩庄校,为飞禽中最大者,两翅张开有三百六十由旬(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之大,颈中有如意宝珠,以龙为食。
据说此鸟居住在须弥山大海北岸,有一种树名“俱吒奢摩离”,树高一百由旬,树荫能遮五十由旬,金翅鸟住于树之四面。宣化上人曾就此开示说,“金翅鸟命终,骨肉尽消散,唯有心不化,圆明光灿烂。龙王取为珠,能破千年暗。转轮得如意,能救一切难。如合在人中,日用而不见。”
有人认为《庄子》的鲲即是鲸鱼。《五杂俎》:鲲鹏数千里,或庄生之寓言,然崔豹《古今注》云:“鲸鲵,大者长千里。”则似实有之矣。《神异经》谓:“东海之大鱼,行者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余家海滨,常见异鱼。一日,有巨鱼如山,长数百尺,乘潮入港,潮落不能自返,拨刺沙际。
金翅鸟为佛教之迦楼罗,而佛教《大藏经》又将鲲鹏之大与迦楼罗之大相较,因此世人多将金翅大鹏鸟与鲲鹏之鹏划上等号。但金翅大鹏鸟没有鲲鹏变化之能,鲲鹏也不像金翅大鹏人面鸟身,金翅大鹏雕以龙为食物,而且据道经记载,鲲鹏所食者,九天清气也,故万不可将二者相混淆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从名字来看,前三个很容易理解,龙、虎、雀都是日常被描述比较多的动物,但这个“武”又是什么神兽呢,有人认为玄武是神龟,有人认为玄武是龙。
毕竟龙生九子形态各异,其中六儿子霸下就是长得像个龟,力气极大,又是神明。
从各个方面的记载来看,玄武更倾向于龟的形象,说它是龟蛇的合体,龟长寿,蛇通灵,总归这个玄武是个很厉害的家伙。
就连如今的动画《功夫熊猫》中也将它化为神龟的形象。
在《周易》中的玄武的形象完完全全是一只黑色大龟,代表北方,五行属水。被认定为凶神。
《经稗》中关于玄武有这样描述:“斗牛女虚危室璧七宿有龟蛇体,故曰玄武。”后有人说,并不是单纯的蛇和龟凑在一起就是玄武,而是蛇跟龟缠绕一体才是,并且玄武也代表四象二十八星宿中的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周礼》说龟的一句话:“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更是被唐代的郑注解释:“属,言非一也。其色,天龟玄,所谓玄武是也。”这可真是直接,点明了玄武就是一只黑色的乌龟。
要说关于这神兽玄武的记载,最久远也最值得研究的当属《山海经》,在山海经中虽然没有提到四大神兽,但却单独提到了玄武。
《海外北经》记载:“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说在北海住着一个神明,长着人的脸和鸟的身体,耳朵上挂了两条青蛇,脚下踩了两条赤蛇,名字叫禺强。
这个禺强就是玄冥,也即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玄武。
说到这个耳朵上挂蛇的打扮,还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便是追着太阳跑又跟着蚩尤打仗的夸父。
夸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巨人部族的总称,夸父族的人都身材高大,擅长奔跑且力气极大。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说在大荒之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上住的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里也把玩着两条黄蛇,这种打扮的人就是夸父。
对比禺强和夸父,不得不说打扮上大同小异,都是在耳朵上挂蛇,禺强挂的是青蛇,夸父挂的是黄蛇,这就有点像如今姑娘们耳朵上的同款不同耳饰,不得不感慨,这俩古人的审美可真统一。
看罢耳朵再看别处,就是一个在手上拿黄蛇,一个在脚下踏赤蛇,在公子看来,这更像是手链和脚链之类的装饰。
相传禺强是海神,风神,兼瘟神,他之所以这么大能耐,因为黄帝是他的爷爷,这关系就很硬气了。
据说这个禺强统治着北海,身体像鱼,乘坐双头龙船,字玄冥。
从山海经的记载来看,玄冥和夸父都长着人的模样且能力很强,由此公子推断最开始的玄冥很可能既不是龟也不是蛇,而是人的形象。
只是能力强者对普通人来说都难得一见,所以大家传着传着就将他的形象传变了样,在古代以讹传讹的情况出现并不奇怪。
人性本就如此,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同。
最早和河神是冰夷,后来这个职位就让给了水伯,他就成为河水中的大神。而最早的北海地区有三个最有名的大神,北海海神乃是一个叫做禺强的天神。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北海诸海中有水神,他是一个人面鸟身,耳朵上挂着两天青蛇的神仙,脚下还踩着两条红色的蛇,他的名字叫做禺强,据说他还是皇族后裔,黄帝的孙子。
海若,即北海若,古代中国传说中北海的海神。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外篇·秋水》中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在《山海经》里没有看到有关于鲲鹏的描述。
1、鲲鹏属中国古代神兽之一,最早出现于道家学说《庄子·逍遥游》。书中记载“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山海经》中北海海神变为风神的禺强即是《庄子》寓言的鲲鹏之变的根源。
禺强又称禺疆、禺京,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是黄帝之孙。海神禺强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海神禺强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