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中的皇天(山海经中的帝)

皇天和太一的区别

皇天:对天及天神的尊称。1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2.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3.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

4.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太一:1.亦作“太乙”。即道家所称的“道”,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2.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山海经最初的神祗

1、按照人类神话发展的过程来看,最早出现的神灵应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神,主要有地神、天神、日神和月神。《山海经》记载了日神羲和、天神帝俊和月神常羲,却找不到地神的相关事迹。现在道教神话中地位卑微、身材矮小的土地公,似乎很难和《山海经》上古大神产生关联。那么,中国神话里的第一位地神是谁呢?有学者认为,这位上古大神在道教神话中,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2、说到地神,对道教神话有所了解的读者,会立即想到后土皇地祇,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后土娘娘”。她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一,主宰阴阳两界和自然万物的大地之母。但是,后土皇地祇是宋代才被朝廷加封的神位,要求民间将她与玉皇大帝同等规格祭拜。后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并不是一位女神。在《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话中,后土是一位男性,他是炎帝的后代。

3、《山海经》的《海内西经》介绍了炎帝家族的谱系。书中记载后土是炎帝的直系后裔,水神共工的第四个儿子,巨人夸父的祖父。《大荒北经》记载,后土是黄帝的臣子,帮助黄帝管理土地和农事。在《楚辞》中,后土还是古老的冥界主神。他和异兽土伯居住在幽都之山,人死之后灵魂都汇聚在这里。从《山海经》的相关记载来看,后土确实像是地神。

4、那么,这位上古大神究竟是谁呢?其实,后土就是《史记》记载的后稷,他是周人追认的始祖。商朝以天神帝俊为祭祀主神,周朝以地神后稷为祭祀主神。所谓“社稷”,就是从这里起源的。另外,“后”字是尊称,在甲骨文里的象形意义是土堆,象征着地神,或者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夏朝君主称“后”,大禹的家族也称夏后氏。

5、那么,后土就是第一位地神吗?当然不是,《山海经》已经告诉我们答案:第一位地神是上古大神——轩辕黄帝。《山海经》里天神帝俊主宰万物,轩辕黄帝主宰人间。《中山经》记载:“黄帝四面”。这里并不是说黄帝长了四张脸,而是说黄帝主宰华夏四方的土地。上古四方神句芒、祝融、蓐收和禺强,都是黄帝委派的地神。另外,黄帝这个称号的本意就是地神,因为土地是黄色的。

6、后来,道教神话兴起,地神黄帝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黄帝骑黄龙升仙后,变成了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紫薇大帝是道教“四御”之首,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从秦汉到宋代,地神的地位一步步衰落,最终演变成矮小的土地公。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地神其实被历代王朝统治者兼任。因为,历代皇帝皆自称“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主不再需要一个主宰大地的神灵,土地公的职能受到了限制。

7、由此可见,道教神话中的紫薇大帝和《山海经》记载的地神,其实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

皇天是谁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黄天是指道教神话中昊天大帝

皇天后土什么意思

1、解释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出处《周书·武成》曰:“告於皇天后土。”

2、《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3、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天神地祗。【示例】这话~,实所共鉴,有渝此盟,神明殛之。

4、(《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

山海经天帝是谁

1、帝俊(上古时期)帝俊也称呼天帝,为《山海经》中所尊天帝。俊有妻子羲和,生十位太阳神;常羲,帝俊之妻,生十二位月亮神。

2、太阳神(上古时期)中国的传统神话、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和宗教中的太阳神共有数位,他们分别是:大明神、炎帝神农氏、东君。太阳神或大明神也就是帝俊,是东夷上古部落首领,在神话故事中为十个太阳的父亲,羲和的丈夫。

3、昊天上帝(唐虞夏禹时期)是中国神话中至高神天帝的尊号。作为华夏文明圈的上帝,自古受到朝廷公祭。在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已有昊天上帝,称为类。在殷商甲骨文中,昊天上帝称帝,或称上帝。昊天上帝是是正统祭祀之中的最高神。昊天上帝亦称为昊天、皇天、天,是中国神zhi话中最强大、最古老的天帝。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