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女儿山至贾超山共十六座山,方圆三千五百里。其山神都是马身龙首神,又名中山神。
2、章峨山,千里无草木植被,多碧岩。此山中有一畏兽,五尾一角,吼叫声如雷劈石,以老虎豹子为食物。
3、《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4、“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海外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大荒东经》史书中记载,九尾狐成就了“大禹”与“涂山氏”的佳缘,成为了中国古书中出现的最早的“婚姻中介”,传说中人吃了她的肉,可以不逢妖邪之气,抗拒蛊毒。九尾狐在《山海经》中出现了三次,后来成为祥瑞和子孙繁荣的象征。
5、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7、龙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8、饕餮传说轩辕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有云,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亦有传说为“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1、第一档次是天神帝俊和自然之神烛龙,分别代表着天空崇拜和自然崇拜。天神帝俊是《山海经》里地位最高的正神,太阳神、月神、四方主神,以及后羿、黄帝和蚩尤等被神话的历史人物,都是天神帝俊的下属。烛龙(烛九阴)在《山海经》里是人面蛇神的异兽形象,但从它呼气成风,主宰四季更替和昼夜变化的能力来看,这应该是上古时代的自然之神。
2、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神应该是天神、地神和自然之神。但《山海经》只有帝俊和烛龙,却没有记载地神。道教神话里的地神“后土皇地祇”,身份是一位女神。《山海经》虽然也记载了后土,但他是共工的儿子,夸父的祖父。并不是上古时代的正神,而更像是一位部落首领。
3、第二档次是太阳神羲和与月神常羲,分别代表着太阳崇拜和月亮崇拜。《山海经》提到的羲和、嫦娥,都是天神帝俊的妃子,她们的地位比帝俊低。人类对日月等天体的崇拜现象,是天空崇拜的衍生物,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而中国的太阳神和月神,都是女神的形象,大约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从神话流传的区域来看,她们是上古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
4、第三档次是西王母和东王公,分别代表女性神和男性神。在道教神话里,西王母是西方主神,也是女仙的首领。东王公是东方主神,是男仙的首领。根据王国维先生的研究,西王母和东王公在上古时代已经出现了,与东夷和华夏两个族群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5、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中国东部比西部更早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因为部落首领的性别不同,神话人物也开始出现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里的西王母是生育之神女娲的原型,东王公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原型。这2位上古正神,在汉代衍生出许多神话人物,他们代表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
6、第四档次是上古四方神,他们分别是东方木神句芒、西方金神蓐收、南方火神祝融和北方海神禺强。这4位上古正神是华夏四方的区域神,即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根据历史学的研究,四季和五行观念的产生,不会早于夏朝。也就是说,《山海经》里的上古四方神,是夏朝以后的神话传说中才出现的。
7、以上提到的上古时代十大正神,并非中国神话的源头。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山海经》成书的年代,这些神话人物已经“人格化”了,他们都有了人类的名字和事迹。而神话发展的这一过程,大约需要数千年。也就是说,在《山海经》成书几千年前,已经有了中国神话,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1、《山海经》是一本上古时期的百科奇书,全书由《山经》和《海经》两部分组成。该书记载了2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的地理、风土、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信息。可以说,这本书是现代人了解上古时期风俗人情,地理变迁的重要依据。
2、值得一提的是,《山海经》也是一本怪书,记载了奇禽异兽3300多种,奇木异草2600多种。在诸多的记载中,有些如今还能看到,有些再也看不到了,只能想象。只是,不知道有些动植物,是灭绝了,还是古人的想象。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山海经》中的最神异的十大妖兽,看看你知道几个!
3、《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先秦时期,九尾狐被认为祥瑞,比如大禹老婆涂山氏的女人就是九尾狐。到了北宋,九尾狐就被妖化了,清朝直接成为反面动物,比如妲己。
4、《山海经》中,记载了四大凶兽,即穷奇、梼杌、混沌、饕餮,都代表了凶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穷奇是恶神,形状为有翼之虎,可谓抑善扬恶,鼓励做坏事的人,打击做好事的人。
5、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上古四灵兽,即麒麟、凤凰、黄龙、龙龟,都代表了祥瑞。龙龟相传是神龙所生,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灵兽,能辟邪、解厄、镇宅。
6、帝江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鸟,《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西次三经》对其有详细描述。这种鸟有六只脚,两对翅膀,但没有脸和眼镜等,但却能辨别歌声、识别舞蹈,非常神异!
7、在《山海经》的描述中,长右其实一种长着四只耳朵的长臂猴。《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一旦出现,就代表有水灾,是灾星!
8、在《山海经·西山经》、《山海经·海外南经》中,都有详细记载,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火灾之兆。外形象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旦出现,预示有大火。
9、英招是一位集人、马、虎、鸟四形于一身的天神,声音如榴,槐江山的山神,替天帝看花园的神。《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英招人面马身,有鸟的双翼,虎的斑纹,常振翅高飞,巡游四海。
10、陆吾也被成为肩吾,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神名,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这种妖兽有九条尾巴,和一颗锐利目光的人头,是掌管天界季节的神灵。
11、?父鱼是一种非鱼非猪的怪鱼,样子像鲋鱼,鱼的脑袋,却长着猪的身子,据说吃了它的肉可治呕吐。可谓是吃货的福音,尤其是咳嗽吃货的福音。
12、相柳是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神,会喷毒水,共工的大臣,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后来,大禹见到它为祸人间,于是就用神力杀了相柳。
1、鲲鹏、独角兽、混沌、飞廉、夔(kuí)牛、鬼车、
2、重明鸟、当康、英招、化蛇、祸斗、蚣蝮、猰貐、虚耗、貔貅、负屃、螭吻、霸下、狴犴、蒲牢、
3、狻猊、蜚、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当康、
4、嘲风、睚毗、囚牛、蟠龙、蛟龙、螭龙、应龙、
5、肥遗、白矖、麒麟、白泽、陵鱼、梼杌、穷奇、
6、烛龙、精卫、狸力、举父、帝江、蛊雕、獓狠、
7、饕餮、?(huān)疏、九尾狐、吼、狰章峨山、讙、钟山神、巴蛇、夸父、旋龟、灌灌、赤鱬、长右、猾褢、猼訑、瞿如、虎蛟、凤凰、虫遗、肥遗、
8、狌狌、鹿蜀、女娲、豪彘、羬羊、鹦鹉、数斯、
9、鸾鸟、胜遇、毕方、天狗、鵸鵌、蠃鱼。鯥、类、颙、玃、西王母、狰、狡、冉遗鱼、驳、乘黄、
10、讹兽、风生兽、夫诸、姑获鸟、鲛人、英招、
11、傒囊、狸力、猫将军、雨师妾、彘、猰貐、猲狙、虚耗、挟翼、相柳、文鳐鱼、溪边、魍魉、土蝼、兕、天吴、竦斯、酸与、狻猊、双双、胜遇、
12、尚付、山臊、山膏、三足乌、三足龟、蓐收、
13、青鸟、钦原、钦丕、鵸余、蒲牢、狍鸮、鸣蛇、
14、孟极、灭蒙鸟、蛮蛮、马腹、鸰、祸斗、火鼠、患、何罗鱼、横公鱼、獬豸、赤鱬、天狐、辟邪、刑天、雷神、屏蓬、火光兽、陵鱼、猰貐、角端、诸怀、乘黄、夫诸、朱厌、天马、九婴、钩蛇、
15、凿齿、祸斗、陆吾、当扈、赤眼猪妖、比翼鸟、
16、英招、鱼妇、九凤、化蛇、相柳氏、犀渠、
17、何罗鱼、耳鼠、罴、橐驼、犀、驺虞、孰湖
1、《山海经》中的128只神兽分别是,鲲鹏、独角兽、混沌、飞廉、夔(kuí)牛、鬼车、重明鸟、当康、英招、化蛇、祸斗、蚣蝮、猰貐、虚耗、貔貅、负屃、螭吻、霸下、狴犴、蒲牢、狻猊、蜚、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当康、嘲风、睚毗、囚牛、蟠龙、蛟龙、螭龙、应龙、肥遗、白矖、麒麟、白泽、陵鱼、梼杌、穷奇、烛龙、精卫、狸力、举父、帝江、蛊雕、獓狠、饕餮、?(huān)疏、九尾狐、吼、狰章峨山、讙、钟山神、巴蛇、夸父、旋龟、灌灌、赤鱬、长右、猾褢、猼訑、瞿如、虎蛟、凤凰、虫遗、肥遗、狌狌、鹿蜀、女娲、豪彘、羬羊、鹦鹉、数斯、鸾鸟、胜遇、毕方、天狗、鵸鵌、蠃鱼。
2、鯥、类、颙、玃、西王母、狰、狡、冉遗鱼、驳、乘黄、讹兽、风生兽、夫诸、姑获鸟、鲛人、英招、傒囊、狸力、猫将军、雨师妾、彘、猰貐、猲狙、虚耗、挟翼、相柳、文鳐鱼、溪边、魍魉、土蝼、兕、天吴、竦斯、酸与、狻猊、双双、胜遇、尚付、山臊、山膏、三足乌、三足龟、蓐收、青鸟、钦原、钦丕、鵸余、蒲牢、狍鸮、鸣蛇、孟极、灭蒙鸟、蛮蛮、马腹、鸰、祸斗、火鼠、患、何罗鱼、横公鱼、獬豸、赤鱬、天狐、辟邪、刑天、雷神、屏蓬、火光兽、陵鱼、猰貐、角端、诸怀、乘黄、夫诸、朱厌、天马、九婴、钩蛇、凿齿、祸斗、陆吾、当扈、赤眼猪妖、比翼鸟、英招、鱼妇、九凤、化蛇、相柳氏、犀渠、何罗鱼、耳鼠、罴、橐驼、犀、驺虞、孰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