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地理著作,也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全书共18卷,分为《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涵盖了古代地理学方志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药物学、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学、民族学等,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同时,它还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1、上古奇书《山海经》可谓是无数神话的开山鼻祖,虽然几经沧海桑田,但是里面的故事,始终在激发着我们的探索求知欲。到了21世纪后,山海经中的离奇记载不断被证实,很多以前弄不懂的谜题都将被迎刃而解。
2、山海经是先秦古籍,里边主要记述了上古时期的各种神话故事、地理条件、物产、宗教、古史、民俗和医药等内容,很多人认为山海经是一本荒诞不经的奇书,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宇宙生存了150亿年,神奇的地球也已经旋转了46亿年,生物历史有33亿年,人类历史的300万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罢了,上古时期以前,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发生过什么事,有过什么文明,没有人知道,谁敢说山海经就一定是假的?
3、山海经中记载着东方“扶桑”、中央“建木”和西方“若木”等神树,扶桑树上有十个太阳,九个在下,一个在上面,十个太阳轮流给世界带来光明,后来十个太阳的母亲生病后,一起跑到天上捣蛋,给人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直到后羿出现后,才射掉九个太阳,使得人间重新恢复和平。这些东西按照现在的思维肯定是子虚乌有的,但是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群中,出现了八棵青铜铸造的神树,这些树分三层,每层有三枝,三枝各结了一个丰硕的果实,而在树梢则有一只雄视四方的太阳鸟,这种参照瞬间就让人想到了扶桑树的比例参照,形象的再现了“十日传说”。
4、在山海经中的“龙”,可以自由往来于水陆空且能兴云布雨,是天帝的坐骑,但是这个里面记载的龙是有羽翅的,本来人们都以为这个龙是杜撰的,但是在三星堆出土的龙蛇,身上都有能够飞翔的刀状羽翅,这突如其来的吻合,让很多人都非常费解。
5、在山海经中如果按照南上北下的视角来看山海经,你就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那就是陆地像地球的五脏,南极洲和人脑相似,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洲延伸的地方为脑干,接下来澳洲是心脏,非洲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大陆是胆囊,北美洲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是不是极其巧合?古代没有卫星地图又是如何得知当时的世界地图呢?
6、让人更加称奇不解的是山海经的世界地图上,昆仑地区是在非洲和埃及境内的,还有一些河流是现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位置,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上古时期的“人类”科技究竟发达到了什么地步?那个时候的世界观和现在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1、雷兽:即雷神,出现在《山海经·大荒东经》和《山海经·海内东经》之中,其所居之地名为雷泽,形象龙身而人首,其敲击腹部时便会有雷声响起,是司雷之神。相传神女华胥氏便是踏了他的足迹而生华夏始祖之一的伏羲(一说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故雷神是最初可寻的华夏始祖神之一。但《大荒东经》又有黄帝取雷兽之骨敲击夔龙之鼓一说,疑为拾取雷兽遗骨,非弑神之说。
2、烛阴:与雷兽一样,是最初的图腾崇拜形象之一,其记录出现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及《山海经·大荒北经》之中,其为钟山之神,形象为赤色龙身人首一目,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吹气为冬,呼气为夏,身长千里,不可方物。
3、女娲:华夏民族的始祖女神,最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其在《山海经》中的记录出现在《大荒西经》中,其身后肠子化为十名神人,号称女娲之肠,位于栗广之野。郭璞、袁柯等注释者认为这是女娲神力的表现。
4、西王母:同样是中国神话中最著名的女神之一,但《山海经·西山经》中记录的西王母形象与后世普遍认可的形象有天壤之别:其为神人身豹尾虎齿而善啸叫,披发戴玉胜,司掌天之五厉及五残(刑罚),又有不死药。当今神话学界多认为,西王母形象的演变代表着原始巫祝神话向世俗、仙话神话改变的过程。
5、帝江:即混沌,记录于《山海经·西山经》之中,其形象为赤色黄囊,六足四翼,无面目而识歌舞。因古代“江”“鸿”为通字,而“帝鸿”就是黄帝的帝号之一,故有“帝江即黄帝”一说,但尚存争议。
6、少昊:五帝中的西方天帝,又称白帝,其事迹出现在《山海经·西山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等处,相传其为金星之子,事迹有在东海中建立鸟国,教导孺帝颛顼等等,是五帝中位份较高的一位神祇。
7、蚩尤:三苗始祖,中国神话中的战神之一,其事迹广泛多见于《山海经·大荒四经》之中,且与应龙、女魃神话有较多重合。其主要事迹为击败炎帝榆罔氏,与黄帝争夺中央帝位,后失败被诛杀,其死后桎梏化为枫木,色如血。
8、羿:有穷族的神话英雄,其事迹出现于《山海经·海内经》等多处,其中记录了帝俊赐予羿彤弓素矰,令其下界扶持百姓,又有羿射杀凿齿,渡西王母之弱水等事迹。
9、颛顼:五帝之一的北方天帝,其事迹出现于《山海经·海内北经》等多处。主要内容有颛顼生诸国,绝地天通,死后复苏化为鱼妇等。其为中国神话中的礼法之祖,又有不肖子为厉鬼疟鬼,故又有“疫神帝”一称。
10、刑天:著名神话形象之一,其传说出现于《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相传刑天与黄帝(一说颛顼)争夺帝位,失败被斩首,葬于常羊山中,刑天复活,以乳为眼,以肚脐为口,继续挥舞干戚,叫嚣征战。后又有“刑天民”等志怪杂说。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