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匈国在灭蒙鸟的西南,那儿的人都长着像鸡一样尖削的胸脯。
2、南山在结匈国的东南方。从这山里来的人,都把长虫称为蛇,而把蛇叫做鱼。也有说南山在灭蒙鸟东南方的。
3、比翼鸟生长在灭蒙鸟的东边,比翼鸟身上长着青色、红色的羽毛,美丽极了。之所以叫比翼鸟,是因为这种鸟单独一只不会飞,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起来。也有的说比翼鸟生在南山的东边。
4、羽民国生长在灭蒙鸟的东南方,羽民国的人长着一颗像鸟一样长长的头,身上长满了羽毛。另一种说法是羽民国生在比翼鸟的东南方,他们的人面颊尖长,像鸟儿一样。
5、有名叫二八神的神人,两只手臂是连在一起长的,为天帝在荒野守夜。他们在羽民国的东边。他们长着小脸颊、红肩膀,总共十六人。
6、毕方鸟生长的地方东面有条河,叫青水河。这种神鸟生了一张像人的面孔,只有一只脚。也有人说毕方鸟在二八神的东边。
7、讙头国在灭蒙鸟的南边。这儿的人面孔像人长着翅膀,但嘴巴像鸟喙,以捕鱼为其擅长、也有的说在毕方鸟东边的,叫做(石永)朱国。
8、厌火国在(石永)朱国的南边,厌火国的人身子像猕猴,一身黑毛,口中能吐出火来。也有的说在(石永)朱国的东面。
9、三株树在厌火国的北边,生在赤水河上游,三株树样子像松柏,叶子像一粒粒的珍珠。也有的说这种树形状像彗星一样。
10、三苗国在赤水河之东,国人外出时总是扶老携幼,成群结队而行。因三苗与“三毛”声音相近,故也有的称之为三毛国。
11、载国在赤水东边,载国的人皮肤是黄色的,擅长弯弓射蛇。也有的说载国在三苗国的东边。
12、贯匈国在赤水东边,贯匈国的人胸部都生有一个透过胸腔的洞。有的说贯匈国在载国东边。
13、交胫国在它的东边(赤水,下同),这个国家的人两脚是左右交叉着的,走路时也是交叉着双脚。也有人说交胫国在贯匈国的东边。
14、不死民国在它的东部,这个国的人皮肤黑的像炭一样,而且长生不老。另一说是不死民国在贯匈国的东部。
15、歧舌国在它的东边。另一说法是歧舌国在不死民国的东边。
16、昆仑虚在它的东部,它的基部向四面八方延伸,很远很远。另一说是在歧舌国的东部,山基也向四方延伸。
17、羿与凿齿战--羿与凿齿在南方一个叫寿华的大泽厮杀,最后,勇敢善战的羿把凿齿杀死了。这次争斗,羿手使弓箭,凿齿用盾戟,也有说凿齿持戈战的。(战斗发生的寿华大泽,在昆仑虚的东边。)
18、三首国在它的东边,这个国的人样子更奇特,一个身子上生着三颗脑袋。
19、周饶国在它的东边,周饶国人身材短小,但穿衣戴帽同普通人一样讲究。还有的说周饶国在三首国的东方。
20、长臂国在它的东边,长臂国的人以捕鱼为生,他们捕鱼的本领非常高,常常可以两只手同时各抓到一条鱼。另一说是长臂国在周饶国的东边,在海上捕鱼为业。
21、北狄多崇山峻岭,帝尧葬在狄山的南面,(故城在今山东省濮县东南)帝喾葬在狄山的北面。那儿有熊、罴、身上长花纹的虎、蜥、豹、三足鸟、视肉等野兽。大舜、文王也都葬在那儿。另一说是葬在汤山,那儿有熊、罴、文虎、蜥、豹、离朱、视肉等动物。周围是深山密林,方圆可达三百里。
22、南方有个神叫祝融,长得兽身人面,长乘两条龙飞行。
23、灭蒙鸟生于结匈国的北部,鸟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红色的。
24、夏后启--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之北。那儿有处大乐之野,夏后启(禹的儿子)在那儿按《九代》乐曲翩翩起舞,夏后启乘两条龙,飞腾于云雾之中。他左手拿着羽毛做的华盖,右手持一玉环,腰间佩碧玉。这大乐之野便在大运山之北。也有人说那里叫大遗之野。
25、三身国在夏后启所在地方的北部,国民都是长着一个脑袋三个身子。
26、在三身国的北部,有个地方人称一臂国,一臂国的人只生有一直胳膊,一只眼睛,一个鼻孔。那儿还有一种黄色的马,身上有老虎皮毛一样的花纹,这种黄马也只生一只眼睛一条腿。
27、奇肱国,在一臂国的北部,那儿的人一只胳膊,三只眼睛,眼睛有阴有阳,常乘一种叫吉良的马。那儿还生长着一种鸟,鸟长着两个头,羽毛是红黄色的,常栖息在他的旁边。
1、《镜花缘》前半部可以看做是《山海经》的同人文,提到的国家中,除了智佳国(不是Chicago),两面国、豕喙国等寥寥几个之外,其他都能够从《山海经》里找到蓝本。
2、这些国度中,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三类。
3、第一类是直接引用《山海经》原著的:
4、有轩辕国、长股国、三身国、驩兜国、周饶国、交胫国、奇肱国、三首国、聂耳国。对应的描述如下
5、第二类是原文+拓展的。既保留了《山海经》中各国原有的一些特征,又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想法。这部分中的国家大都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讽刺。
6、有无肠国、犬封国、穿胸国、结胸国、毛民国、长臂国、白民国、黑齿国、君子国。
7、第三类则是借题发挥,只借用《山海经》的国名,写自己幻想中的国度。
你好,1.神州:国人高大,有神力
3.北俱:国人长着獠牙,能够吞食人类
4.南蛮:国人矮小,善于跳跃和游泳
5.东夷:国人身高矮小,有着狼的形状和习性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1、盘古国,是古代神话中的古国。古时,盘古神话在汉族文典以及瑶族、壮族等各民族中口口相传。有文字记述的盘古国之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人任昉所著《述异记》中记载的“南海中盘古国”。
2、盘古的起源和盘古国的所在地一直是国内神话学者争议的焦点,至今仍未停止,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是盘古神话源自印度佛教东传,其原型是来自古印度创世神话中的梵摩神创生宇宙的故事。也有认为盘古即是伏羲或槃瓠的“一音之转”,前者是从后者演变而来;又有学者认为盘古传说本源于我国苗、瑶、侗、黎等西南少数民族,或本源于我国中原河南地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