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帝休木 山海经(山海经天帝之子羲玄)

帝休是什么

1、木名。《山海经?中次七经》:“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

2、郭璞注:“言树枝交错,相重五出,有象衢路也。”

3、吴任臣注:“《事物绀珠》云:‘帝休,服之不愁,又名不愁木。’”则经文“不怒”或讹而为“不愁”也。

帝休树有什么用

帝休木,它枝叶繁茂,叶子的形状与杨树叶相似,树枝相互交叉着向四方伸展,开黄色的花朵,结黑色的果实。帝休亦称“不愁木”,

山海经哪一篇有神树

1、在《山海经》中,有一篇关于神树的记载,那就是《山经·大荒北经》中的“神木篇”。

2、在这篇篇章中,记载了许多神奇的神木,它们分布在大荒北地区,被描述为巨大而神秘的存在。其中最著名的神树是“神农树”,它被形容为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树干上布满了奇特的花纹和符号。据说,神农树的果实可以治疗疾病,拥有神奇的药用价值。

3、此外,《山经·大荒北经》中还记载了其他一些神树,如“神木”、“神桃树”、“神柏树”等等。每一种神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效,被人们视为神圣的存在。

4、需要注意的是,《山海经》是一本古代的神话传说集合,其中的记载并非真实存在的事物。它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想象和创作,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因此,我们在阅读《山海经》时,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遗产和艺术作品,而非真实的历史记录。

山海经中的神树

1、山海经中记载了十大上古神书分别是。沙棠树、琅玕树、三株树、建木树、不死树、扶桑树、若木树、迷榖树、帝休树。沙棠树:吃了他的果实,让不会游泳的人可以在水里不沉下去。

2、琅玕树:传说树上的果实是美玉。

3、建木树:传说他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可以从树上的梯子中飞上天庭。

4、扶桑树:传说,太阳就住在这棵树上。

5、迷榖树:传说凤凰就栖息在这棵树上。

6、帝休树:传说吃了它可以让自己心态平静,解除烦恼。

7、帝屋树:传说这个树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求《山海经》中的地名

1、女床山、鸟鼠同穴山、钱来山、帝都山、勃齐山、阳虚山、少室山、高梁山

2、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3、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囗鱼,动则其邑有大兵。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多【上如下鱼】魮之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4、《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5、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6、又南三百里曰勃齐之山。无草木,无水。

7、又东十二里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8、又东五十里曰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其上多玉,其下多铁。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鱼帝]鱼,状如[执皿]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

9、又东三百里曰高梁之山。其上多垩,其下多砥砺。其木多桃枝钩端。有草焉,状如葵而赤华,荚实白柎,可以走马。

10、山海经十大仙境之一,据记载,槐江山是天帝帝俊的苗圃,里面有着数之不尽的黄金美玉,丘时之水发源于此山,并有马身鸟翅的英招为天帝管理。

11、羲和国,据传位于东海之外,甘泉之间,传说中天帝的妻子羲和居住于此,她和天帝生了十个太阳,被后人称为太阳神之母,羲和之地被称为神仙之地。

12、山海经十大仙境之一,据记载,天帝的都城就位于昆仑之上,是十分壮阔富丽的宫阙,在整个山海经中有着特殊的神话地位,夸父,西王母,三青鸟都起源于此地。

13、不周山,是人间通往仙界的唯一途径,其山间终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更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故事。

14、《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15、《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16、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17、《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