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天帝:青帝太昊(即伏羲)
居东方,摄青龙。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五帝之一。掌管天下的东方,亦是古代帝王及宗庙所祭祀的主要对象之一。辅佐大臣:木神句芒(少昊的后代);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2、西方天帝:白帝少昊(黄帝之子)
汉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三皇五帝之一,汉族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称白帝,他被后人尊为五帝之一,也是华夏共祖之一,在汉族神话中被尊为西方上帝。据记载其部族以鸟为图腾,在他的部落里诞生了原始的凤文化,成为汉民族的图腾之一。
黄天厚土,黄帝是土德,居于四方之中,打败蚩尤,坐镇中原,后人崇拜他,奉他为至高大神,所以称他为中央天帝,统管四方。
4、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或神农的子孙)
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之孙高辛(帝喾)继位。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在流传下来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1、天皇氏是开天辟地后第一代天下君主,他继盘古氏以治,其治所在浙江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天皇氏为古越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天尊、元始天王、中天皇君。他共有兄弟十二人(一说十三人),岁纪摄提,以木德王天下。
2、“天皇氏”的意思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至高无上的首领。他是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五龙治在五方,天皇氏为五龙之首,后世子孙以龙为图腾。
昊天受到了古代历朝历代最高规格的祭祀,是关于天道、天理、天时的主宰之神。
帝俊,是上古神话典籍《山海经》里面的天帝。
同时,帝俊也是《山海经》里面的创世神。
太一,天帝之别名也,天之主气。
东皇太一是先秦时期的地位最高的天帝。
太一出现在先秦时期,从汉武帝开始奉为天帝,在西汉时期被祭祀为主神。
伏羲是三皇之首,是比黄帝还要早的天帝。
黄帝被尊为华夏“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因为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是上古五帝之首。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6、炎帝,也就是尝遍百草的神农,天地初辟后的首任火神,比黄帝更早出现。
颛顼,是黄帝的后代,也是继黄帝之后的下一任天帝。
上古神话里面,颛顼成为天帝之后,做了一件大事,一件改变三界体系的大事。
真武天帝和紫薇天帝,是分别代表“武”和“文”的两位天帝。
1、昊天是东皇太一、帝俊、玉帝的结合体,他是盘古之后的第一位上古天帝,也是盘古之下地位最高的天神。在不同的神话体系中,昊天有不同的名字。在《天问》中,昊天叫东皇太一;在《山海经》中,昊天叫帝俊;在道家神话中,昊天叫玉帝。
2、但是《山海经》中是没有昊天的。
帝俊和昊天不是一个人。帝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是十二神之一,据说他是皇帝的始祖,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命运。而昊天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是天地始祖,掌管着天空的种种神力。虽然两者都是掌管天地的神明,但是他们在神话传说中的身份、形象和职责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帝俊和昊天并不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