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夸父逐日是真的吗(夸父逐日的寓意和道理)

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有何现实意义

1、神话在古代都应该反映真实的历史事件,夸父逐日也是这样的历史事件。有学者这样解释夸父追日:

2、有一个叫夸父的部落,首领带着全部族的人,向着太阳下山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迁移,在部落迁移的过程中,路过了黄河、渭河和大泽,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迁移到桃林和夸父山这个地方。最后,定居下来,形成新的部落。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迁移,就形成了夸父追日的故事。

夸父逐日是不是民间故事

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故事之一,故事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此时他觉得口干舌燥,喝,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都没有被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扔掉了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磊磊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了口渴。

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1、“夸父逐日”,其实就是黄帝部落编排出来的一个嘲讽人的笑话!

2、因为夸父逐日,并非“夸父”去追日,而是夸一夸有个叫“父”的人追太阳的事情。

3、明显这个“夸”字,就是正话反说,嘲笑人的说辞。

4、比如某人干了件十分荒唐的事情,就会遭到赞叹,“靠!这货真能!”

5、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追太阳更荒唐的吗?所以更值得夸奖夸奖了,竟“流芳百世”。

6、想把这解释的更清楚一点,就不得不说说“涿鹿之战”,因为夸父逐日的事就发生在此时。

7、涿鹿之战,是黄帝部落与九黎部落之间的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

8、九黎氏族的大酋长“蚩尤”,据说长得很异类,人身牛头,背生双翅等。

9、其实,这也是黄帝部落对蚩尤形象的丑化,不但长得人不人鬼不鬼,还沾了一身乱七八糟的羽毛。

10、并且,连“蚩尤”这个名字,也是讥笑他是个不懂道理的拧筋头,就是一根筋的二货!

11、“蚩”,性直愚鲁之意,“尤”,特别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特别一根筋!

12、九黎氏族忽然迁徙到涿鹿这地方,黄帝部落肯定不干,欲劝其走,先礼后兵,派了几次使者,前往交涉,说这地方是俺的,你们占了不合道理,奈何九黎的酋长一概来个置之不理,黄帝很生气,这哪里来的拧筋头,亲往交涉,可酋长还是摇着牛头摆着手,“不听不听,俺不听!”

13、黄帝指着其鼻子斥曰:“你真是个蚩尤!”

14、敬酒不吃吃罚酒,劝其不走,赶其走,涿鹿大战开始了!

15、初,九黎氏族,蛮夷有力,战斗力很强,黄帝部落屡战屡败,三年而不可奈何,难下一城一地。

16、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天下大旱,《山海经》上说是黄帝请来了旱魃,这就是个神话,实际情况就是天下大旱!

17、黄帝部落依水而居,吃喝不愁,生活无忧。

18、九黎氏族远离水源,庄稼颗粒无收,牲畜宰杀殆尽,四下看去,满目疮痍,族民们皆饿的皮包骨头,举头望去,万里无云,酷日当头,蚩尤不禁愤愤,骂开了日头!

19、一语惊醒梦中人,旁边一个叫“父”的人,噌地跳起来说:“领导,与其在这儿怨天尤人,坐着等死,不如立马行动,把那太阳捉了,看它还能奈何!”

20、蚩尤一拍牛头,“哎呀!好办法啊!我怎么就没想到,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有一点我却要笑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小父啊小父,你说太阳那么高,又没有梯子,怎么能捉它得住呢?”

21、小父一拍大腿,“嗨!领导,你不见那高飞之鸟,虽翱翔于蓝天,可它们总要下来歇歇脚,或落于树梢,或落于草窝,同此一理,那太阳岂能没有累的时候,你看每天傍晚,它就没了力气,泛着黄光,有气无力的就落在了那西山之上,趁它睡熟之际,焉能不手到擒来!”

22、“好啊!”蚩尤与小父击掌而贺,“时不我待,小父你即刻出发,山高水长,带足干粮,吃饱有劲,脚下生风,争取今天晚上,就捉了那太阳!”

23、小父去追太阳的事情立马传到了黄帝部落,众人听了,都笑的喷饭。

24、旁边一个文艺爱好者立马就打起了竹板,“打竹板,哗啦啦,别的事情咱不夸,夸一夸小父追太阳,小父小父本领大,吃饱了撑的要把太阳拿……。”

夸父追日是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著名的神话传说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在黄河、渭水旁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了,夸父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顿时化为一片桃林。

夸父逐日原型是谁

就是夸父,传说夸父是峨嵋山上一个夸父族的首领,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为了弄清太阳在一年四季对农作物的影响,能够让人们合理利用阳光以及熟悉大自然的规律,夸父拿一根桃木棍儿从东至西测量日影定四季,再从黄河和渭河的涨水痕迹上标出最高洪水的水位,这样可以对农作物提供耕种参考。至于为什么拿桃木棍儿,那可能是古代人迷信,为了避邪。说起来,夸父应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的鼻祖。他从东至西到达灵宝市西部,后来寿终于此。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