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话百科 > 中国神话故事 > 正文

山海经无名神人(山海经红光)

妄想山海神人是啥

1、是山海经当中的那些光怪陆离的人与神

2、在山海经当中,妄想山海神代表的意思是我们对这个大千世界总是抱有诸多的幻想,一切真真假假,尽在我们的想象之中

山海经最初的神祗

1、按照人类神话发展的过程来看,最早出现的神灵应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神,主要有地神、天神、日神和月神。《山海经》记载了日神羲和、天神帝俊和月神常羲,却找不到地神的相关事迹。现在道教神话中地位卑微、身材矮小的土地公,似乎很难和《山海经》上古大神产生关联。那么,中国神话里的第一位地神是谁呢?有学者认为,这位上古大神在道教神话中,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2、说到地神,对道教神话有所了解的读者,会立即想到后土皇地祇,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后土娘娘”。她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一,主宰阴阳两界和自然万物的大地之母。但是,后土皇地祇是宋代才被朝廷加封的神位,要求民间将她与玉皇大帝同等规格祭拜。后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并不是一位女神。在《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话中,后土是一位男性,他是炎帝的后代。

3、《山海经》的《海内西经》介绍了炎帝家族的谱系。书中记载后土是炎帝的直系后裔,水神共工的第四个儿子,巨人夸父的祖父。《大荒北经》记载,后土是黄帝的臣子,帮助黄帝管理土地和农事。在《楚辞》中,后土还是古老的冥界主神。他和异兽土伯居住在幽都之山,人死之后灵魂都汇聚在这里。从《山海经》的相关记载来看,后土确实像是地神。

4、那么,这位上古大神究竟是谁呢?其实,后土就是《史记》记载的后稷,他是周人追认的始祖。商朝以天神帝俊为祭祀主神,周朝以地神后稷为祭祀主神。所谓“社稷”,就是从这里起源的。另外,“后”字是尊称,在甲骨文里的象形意义是土堆,象征着地神,或者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夏朝君主称“后”,大禹的家族也称夏后氏。

5、那么,后土就是第一位地神吗?当然不是,《山海经》已经告诉我们答案:第一位地神是上古大神——轩辕黄帝。《山海经》里天神帝俊主宰万物,轩辕黄帝主宰人间。《中山经》记载:“黄帝四面”。这里并不是说黄帝长了四张脸,而是说黄帝主宰华夏四方的土地。上古四方神句芒、祝融、蓐收和禺强,都是黄帝委派的地神。另外,黄帝这个称号的本意就是地神,因为土地是黄色的。

6、后来,道教神话兴起,地神黄帝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黄帝骑黄龙升仙后,变成了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紫薇大帝是道教“四御”之首,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从秦汉到宋代,地神的地位一步步衰落,最终演变成矮小的土地公。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地神其实被历代王朝统治者兼任。因为,历代皇帝皆自称“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主不再需要一个主宰大地的神灵,土地公的职能受到了限制。

7、由此可见,道教神话中的紫薇大帝和《山海经》记载的地神,其实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

山海经无心的人叫什么

1、在我们传统神话中,这种不是神仙,但又能不老、不死接近人类的种族,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有很多记载。比如不死民、羽人、无启民,这三大种族都是类人型,可以长生不死的存在。

2、其中不死民虽然不死,但长得很黑,比较丑,这一点不太符合无心的情况。羽人,故名思议是长羽毛的人,外形特殊,也不符合无心的外形。而无启民的设定和无心法师的情况就非常相似了。

山海经刑天的特点

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和黄帝争神座,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刑天。“刑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刑天誓戮天帝以复仇。(另有一说认为,刑是割,刈的意思;天是首,即头的意思)

山海经里的神

西王母的形象记载的非常早,在道教的神话中记载的是女仙首领,住在昆仑山。在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在《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而《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在山海经中的大荒西经中也曾经初次记载过王母这一形象,“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在山海经中的描述,西王母掌握的是灾难也就是说的“五残”。

分享至:

中国神话故事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