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此赋起笔便是平中蕴奇的氛围创造。《洛神赋》为我们今天的后人留下了很多精美绝伦的语句,堪称经典。
2、但是,从文学的角度看,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分析问题的思想不一,所以,不同的读者都会从不同角度去阅读理解体味《洛神赋》的精美绝伦。
3、愚以为《洛神赋》中最出名的一句是“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翻译过来就是:
4、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
5、另外,再补充几点,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1、《洛神赋》中,曹植开篇就写道:“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2、由此,曹植开始遥想这位传说中的,美丽而多情的“洛神”形象,他把“洛神”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愿望的倾心,以及遐想梦幻爱情的一种情景。
3、同时,他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志向梦寐以求的热烈寻觅。在这篇辞赋中,曹植通过移植自己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1、作者:《洛神赋图》为东晋顾恺之所画。
2、画面内容:作品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而成,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确无奈离去的情景,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图卷。
3、艺术手法: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用墨上注重浓淡干湿变化;画面采用中国画传统透视手法,将多个环节横向排列,形成一幅具有完整情节的绘画。
4、价值:对后世的山水画和人物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2、望,察用词严谨。朝霞,芙蓉形容美,妙。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诗句至严至美。
《洛神赋》无疑是一个经典之作,不仅因为它的作者曹植在三国时代就是地位最高的作家,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被视为文学名篇,更在于到今天为止,它依然是一个“活着”的作品。尽管赋早已不是主流文体,现在更少有人写,可是《洛神赋》中的一些词句,比如“翩若惊鸿”“明眸善睐”“气若幽兰”等,今天还在被人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