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和鲧禹治水的主要区别在于两位治水者的身份和治水方法不同。大禹是夏朝的创始人之一,是当时的统治者,他利用疏导的方法,通过拓宽河床、疏通水道、改变水流向的方式来治理洪水。而鲧禹是夏朝之前的一位治水者,他是用堵截的方法,即修建堤坝、堵塞漏洞、拦截洪水的方式来治理洪水,两者的治水效果也因此不同。
鲧治水和禹治水是中国古代两位著名的治水英雄。鲧治水主要采用了分洪、引水、疏浚等方法,通过修筑堤坝和开凿渠道来控制洪水。禹治水则注重整治河道,开挖淤泥,疏浚河床,修筑堤坝,使水流顺畅。相比之下,鲧治水更注重抗洪,而禹治水更注重整治河道,两者方法各有侧重,但都为中国古代治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1、不同的是一个以堵为主,另一个以疏通为主。
2、这中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传说大禹的父亲鲧原本是天神,当时大地因为洪水泛滥,百姓无处可躲,庄稼涝死、牲畜淹死,使得民不聊生。天帝见到这种凄惨景象,心生不忍,于是派鲧下界治水。
3、鲧下界后,对于治水毫无头绪,于是有人给他提议,可以用天帝的息壤来治水。据说息壤这种东西,虽然是土,但是可以自由生长。只要小指甲大小的一小块,就可以生长到无限大。
4、息壤是宝物,鲧怕天帝不给他,于是悄悄去偷走了息壤,还偷走了一大块。再次下界,鲧用息壤去堵水,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水深的地方,堵水会导致水位上升。因此鲧治水是失败的,天帝得知他偷走了息壤,大怒,将其斩首。
5、这个时候,鲧的尸体生下了一个孩子,名为禹。天帝就委任禹继承父亲的工作,继续治水,且将息壤给了他。大禹吸取了自家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于是摒弃鲧堵水的方式,采用疏通的方式进行治水。他用绳子、尺子等测量工具测量了每一座山、每一条河。
6、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开山挖河道,清除河道中的淤泥,将河水分支并,最终引入大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鲧的失败,大禹的成功也告诉世人,要按照实际制定相应的方案,不能一味的堵,要知道有的时候堵不如疏。
回答治理洪水的原因是当时古中国地区的洪水泛滥成灾,而鲧以善于治水而在当时出名,于是当时的古中国的老大尧任命其为主管官员负责治水,最后失败被杀之后舜帝的时候又要求大禹负责治水,最终解决水患治水的不同是鲧治水主要是修坝堵水,而大禹则主要是疏通河道共同的精神是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和自然灾害做斗争……主要是皇帝命令的咯,他们是治水的;前者用堵,后者用疏通;至于精神嘛……只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进的精神是坚持之类的吧!
鲧治水是头痛治头,脚疼治脚,是唯形论的代表人物而禹是具有系统观,能标本兼治,是唯象论的代表人物,儒家十三经中的尚书洪范对此有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