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在市场里为他们自己和(某些案例中的)他人通常能赚到百万亿万的真正成功的交易者而言,交易成功的根本是什么呢?
我认为,与糟糕的一次买卖相比较,错过一次重要的交易是更严重的错误。
回调才买只是一种心理上的诱惑,因为你觉得相对之前的价位你买到了便宜货。但是,我认为那种方法无异于一滴毒药。
你不应在一次交易中计划多于2%的风险。当然,如果市场突破你预定的离场点位,你也可能损失更多。
我从来没有看到在好的交易与智力之间有多少关联性。有些杰出的交易者非常有智慧,但是有些人却非如此。很多特别聪明的人的交易糟糕的可怕。通常的智力足够了,除此之外,情感的特性更加重要。
要问交易是否可以教得来,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人只要有平常的智力都可以学习做交易。这又不是火箭科技。
如果你把人的平常的习性和倾向带到交易中,你会跌向大多数并且亏损在所难免。
获利机会增长时,你可以轻松关照;但是,处境不妙时,你得像长耳野兔那样溜之大吉。
有一句谚语是完全误判的:你不会应为获利而破产。有多少交易的人偏偏破产了。业余的因亏损大而破产;然而专业的却因获利少而破产。
事情做错,却常常感觉良好。
人类的天性不在于最大限度获取财富,而执著于最多的获利机会。贪求最大的盈利买卖次数(或最小的亏损次数)对交易者适得其反。交易的成功率是最不重要的操作统计量,而甚至是成反比性的。
交易的两个主要原罪--过渡放任亏损和过早获利了结--都是企图给予现有的头寸以更多的成功希望,而对长期的运作带来严峻的损害。
不要考虑市场下一步会做什么;你对他绝对无法掌控。应该考虑如果行情到那里,你会做什么。
有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在原有帐户有了盈利后,你可以开始冒更大的风险,因为你在玩别人的钱。你肯定听到过这句话:一旦你有了盈利,你就在玩别人的钱了。这只是个令人安慰的想法而已。损失别人的钱当然总好过损失你自己的钱?对吗?错了。那钱之前属于谁真那么要紧吗?重要的是,这笔钱现在属于你,而你怎么用它。既然如此,他是完全属于你的。
Marty Schwartz,自1979年改做专职交易以来,每年都有巨大比率的获利。然而,他做得如此之好,资产净值从来没有超过3%的月度亏损。在斯坦福大学Norm Zadeh教授主持的美国投资锦标赛中,他的表现简直令人吃惊。在每期为时
四个月的锦标赛中,十次中他参加了九次,他赚的钱比其他所有交易者加起来的都多。九次竞赛的平均利润是百分之210(非年率)!在参加的一次年度竞赛中,他的纪录是获利781%。
我从一个输家转变成一个赢家,是在我能够把自我需求与赚钱分离开来以后,在能够接受错误现实以后。在那之前,承认我自己错了比亏钱更难堪。
当我成为赢家,我从我分析出来,所以不会有错到我分析出来,但是如果我错了,我会跳出苦海,因为我想保护我的资金,继续下一次交易。
依*着前面总会有盈利的达观想法,亏损也就不那么痛苦了。如果我错了,又怎样!
持有头寸之前,总是知道愿意亏损的数额。
最最重要的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任何成功的交易人都会说同样的这句话。
我总是很快接受我的亏损。这可能是我成功的关键吧。
对想成为更好的交易人的普通人,我能给的最好建议是学习认亏。在赚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让你的亏损失控。
Bruce Kovner(可以有理由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间货币交易商和期货市场交易商。仅在1987年他就为自己和幸运的基金投资者获利超过3亿美元。早于1978年,投与Kovner的2,000美元,十年后值1,000,000美元以上。):
Michael Marcus告诉我一句话很关键:你必须愿意有规律的犯错误;这根本没错。Michael告诉说,做最佳判断,错了,再做最佳判断,错了,还是做最佳判断,那么,你的钱会翻番。
只要开仓,我都预设止损。只有这样我才能安然入睡。入市前就清楚在哪里离场。交易的头寸大小由止损定,而止损决定于技术上的依据。我从不考虑别人是否会用同样的止损位置,因为,如果我是对的,行情走不到那里。
Paul Tudor Jones,获得的成功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连续五年,三位数的回报,而资金缩水很少。1984-1988,将一百五十万的帐户变成三亿三千万。
棉花的交易几乎断送了我的交易生涯。就在那时,我对自己说,愚蠢先生,为什么一次交易冒足所有的风险?为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不追求快乐,却寻求痛苦?
我不得不学习纪律和资金管理,下决心在我的交易中要非常自律,并且有效率。
我在我的日交易里尽量让自己快乐和轻松。如果我有头寸正对自己不利,马上离场;如果有利,继续持有。
总是思考(可能)亏钱而不是赚钱的事。不要专心于赚钱;而应该专心于保护你所拥有的。
Van Tharp在Jack Schwagers市场奇才也名列显赫,他写的东西至今被认为是杰作之一。这是他的感受:
除非你在入场之前就确切知道何时了结你的头寸,你不会有自己的交易系统。
你必须提早决定,最糟糕的退场情形,有计划的保护你的资本金。
此外,你应该有设想如何获利了结和让获利继续的策略。
人们避开找寻好的离场方法,因为离场使他们失去对市场的控制。但是,离场的确控制某些东西。离场控制你是盈利还是亏损,控制盈利或亏损到底多大。既然离场有如此作用,或许对大部分人来说,值得做更多的研究。
对于离场来说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果最怀的情况没有发生(即是说,你没有被停损出局),那么你的系统可以让你做如此工作:尽可能多的获利及最少的回吐。只有你的离场做得到这些!
不同于最初的止损,离场有许多不一样的类别。这其中包括:认亏离场但减少了最初的止损风险;获利最大化离场;避免过多回吐离场以及心理要求离场。
为了让获利最大化(让其延长),你必须愿意回馈一些利润。
事实上,系统设计具讽刺意味的内容是:如果想最大化你的获利,你必须愿意将已经汇聚的获利中的相当大部分回吐出去。
不愿意输钱,就不可能赚钱。这就像呼吸中的吸气,却不愿意呼气一样。有多个离场方法可以帮助你做到这些(即充分呼吸),如移动止损和比例回抽止损。
通常有四种离场方法:1)减少的初设亏损离场;2)获利最大化离场;3)最小化获利回吐离场;以及4)心理意义上的离场。
当你建立一个头寸,基本上你要清楚,为保护资金你不得不退出头寸的点位。
如果你的交易资金承担的风险超过3%,那么你是一个枪手,你最好明白为你所追求的回报正在承受的风险。
对任何人我第一个要给的忠告是,注意你自己是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的根源。
列一张表,写上所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并且确定状况发生你要如何应付。那将是你成功的关键--对预料之外的事情知道如何应对。
David Ryan,自1982年为William ONeil工作。1985年,在斯坦福大学Norm Zadeh教授主持的美国投资锦标赛中夺冠而闻名。在整三年的综合回报达到异乎寻常的1379%。
在交易市场你变得越自律,你会做得越好。小道消息和流言听得越多,钱很可能亏得越多。
我的胜率只是一半对一半,因为我割损非常及时。我允许最大的亏损是7%,通常我更快地从亏损的股票中脱身。一年中我在少数价格涨了一倍、两倍的股票上赚到钱,这些买卖中的获利轻易盖过所有的小亏损。
如果你真的认为一个股票会有大的行情,而这又是你着手买此股票的原因的话,那末,没有理由为1/8点而斤斤计较。就买进!同样情况适用于下跌,如你认为某只股票要下跌,就抛售!
我能给的唯一最重要的建议是,从你的失误中学习。这是成为成功的交易人的必由之路。
William ONeil,在1962年将最初的5,000美元投资增值到200,000美元。--初版的《市场奇才》。
在我的哲学里,所有的股票都是差劲的。除非它们价格升上去,否则没一个好股。相反如果下跌,你必须快点割肉。
股市赢的秘诀,不包含你总是对的。
Ed Seykota,《市场奇才》中,16年间其帐户实现令人惊骇的250,000%的回报。因有规律的取现,理论上帐户有数百万百分比的回报。
我不喜欢对过去的情形多虑,我倾向于尽快割除不利的交易,忘记它们,然后继续寻求新的机会。
好的交易的基础有:1)割损,2)割损,3)还是割损。如果你遵从这些准则,你会有机会。
我建仓时都设保护性止损,通常趋势继续的话,我会跟进移动止损以保护获利。
我每次交易有意承担的风险在5%以下,允许糟糕情况发生时执行。
我赖以为生的交易规则是:1)割损,2)坐稳盈利,3)小赌注,4)遵循规则不疑,5)知道何时打破规则。
Gary Bielfeldt,从$1,000且只可交易一个合约开始,他的成功(仅就交易量大小而言)如此巨大,以致发展到政府制定的投机限制规定成了他买卖的阻碍。
最重要的是拥有坐稳盈利和摆脱亏损的方法。
经过考虑盈利目标以及万一行情趋势变化时退出的策略,你保持盈利头寸的潜力大大增加。
成功交易人的显著特征:最重要的是自律--我敢肯定每个人都那样说。第二,必须得有耐心,若你有一单好买卖在手,得能够坐稳。第三,你需要入市的勇气,而勇气来自足够的资本。第四,你必须愿意亏钱,这也和充足的资金有关。第五,你需要强烈的赢的愿望。
如果交易亏损,你必须有一种态度:你能毫无困难的去处理它再回头做下一单买卖。你不能让亏损的买卖对情绪产生影响。
如果买卖看上去不对,退出、认小赔。
Edwin Lefevre(真名Jesse Livermore),著有一部空前名著《如何买卖股票》(How to Trade in Stocks)。空前成功的交易人之一,一个高手,当时的传奇人物。
众人如斯。他们不会第一时间接受小的亏损,却会继续持有,期待反弹打平。然而股价跌跌不休,直到损失扩大到看起来唯有继续持有才合理。如有必要,哪怕等上一年,因为,早晚股价会回上来。但是,股价暴跌,把他们震出局。股价走得太低,因为太多的人不得不抛,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投机客内心主要有两个令人烦恼的对立面。这就是与人性密不可分的希望与恐惧。投机买买时,当行情走势与你相背,你希望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然而你若没有听从希望应该不会亏得更多--感觉如此强烈,就像大大小小的帝国缔造者和先驱们即将成功之前一样。而当行情顺着你的意思走时,你会产生恐惧,害怕明天会拿走你的利润,于是你退场--过早了。恐惧阻碍你赚取你应该得到的更多的钱。成功的交易人必须克服这两个根深蒂固的本能。他必须对所谓的自然冲动反其道而行之。希望时,必须感到害怕;恐惧时,应当抱有希望。他必须害怕他的损失会发展成更大的亏损,应当希望获利会变大。
为自己赚大钱,这从来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总是考虑坐着。明白吗?坐稳!
Tom Basso,离开肉类加工厂的管理工作时怀揣25,000美元,现在日交易量高达相当20亿美元的国债期货。
我明白每当我有亏损,我必需从该经历中学些东西,把损失当作上交易大学的学费。只要你从亏损中学到东西,其实你不亏。
不要再把亏损视作问题,从现在起把它们当作提升你到下一个高地的机会。
永远不要有这样的观念,一次交易会危害到你继续交易的能力。我能做到保持镇定,因为我知道我的有价证券里的风险和波动正如昨天、上周和上个月一样。如果一直是在一样的风险中,那末,为什么要让自己的情绪七上八下的呢?
把每一次交易想象成你要做的千次买卖中的一次。如果你开始用下面一千次的交易来思考的话,一下子,你就使任何单一的交易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谁在乎个别一次的买卖是赢还是输?只不过另一次买卖而已。
我认为迄今为止投资心理学是更重要的部分,其次是风险控制,以及最小重要性的在哪里买和卖的考虑问题。
Bill Lipschutz,新《市场奇才》中被成为货币的苏丹,时任所罗门兄弟最大最成功的货币交易员八年。
错过机会与在买卖错误的一方一样的糟糕。有些人(在有机会实现盈利后)说我只是在用市场的钱赌。这是我所听过的最可笑的话。
当你有一阵子在亏损,你原本正常的吸收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开始变得扭曲,因为接连亏损的副产品是损害自信心的因素。你必须非常努力去恢复自信,而削减交易尺寸有助于达成这个目的。
毫无问题我会让我的赢单继续,很多交易员这样做。你必须能让你的获利增长。我认为,你不能指望做对50%的交易就会一直是买卖的赢家。你必须解决如何*只做对百分之20至30的时间里赚到钱。
成功的交易员常常自问:我做对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如何将我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勇气是交易员超过别人的重要品质。仅仅比同行其他人有洞察力领会一些东西是不够的,你还必需有勇气照此行动,
并且与之并驾齐驱。
多数时间里与别人不同是很困难的,确定的说,作为一个成功的交易员,这是你正在做的事情。
太多的人想要作为成功交易员所得到的肯定的酬劳,却不愿意经历承担的义务和痛苦。而且,是很大的痛苦。
要避免诱惑--想要完全正确。
George Soros,八次交易后就成了亿万富翁!!而且,即使在向信奉的各种事业捐赠了数十亿美元后还是亿万富翁。
我与身边的交易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快地兑现亏损并投入到下一次买卖中。
账本两个字怎么写好看字
帐本二字可以用艺术字来写,
在字周围可以加一圈不同颜色都边,然后再画一些插画,就会很好看。
手帐怎么做?手帐本做法:
首先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一本合适的手账、彩色铅笔、荧光笔、胶带、尺子、贴纸等辅助工具。要明确手帐用途,可进行大致的排版设想,把整个本子的规划都考虑进去。
手机学习画一些简笔画,学会画各种心情的表情,记录手账时插入一些并上色,会让手账更图文并茂。手机学习画一些简笔画,学会画各种心情的表情,
记录手账时插入一些并上色,会让手账更图文并茂。初次学习记手账,不要有追求完美的强迫症,不害怕自己做不好,要循序渐进。
一篇文章讲明白:NFT是什么?数字拼贴画为何卖几千万美金?作者:Michael麦教授
前几天,一条消息刷爆了币圈、金融圈、文艺圈和收藏圈——一幅数字拼贴画以69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的天价拍卖,NFT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这篇文章整理并总结了一些与NFT相关的比较重要的事件和知识点,相信能够解答你很多关于NFT的疑问,想了解的同学请继续往下看。
NFT全称Non-FungibleToken,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加密货币,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比特币(BTC)、以太币(ETH)等。但NFT又与BTC、ETH等加密货币有所不同,区块链上有两大类加密货币,分别是原生币(coin)和代币(token),前者(如BTC)拥有自己的主链,是基于公链原生的“币”;后者(如NFT)则是依附于现有区块链,使用智能合约来进行账本记录,本质上是一种权益的证明。代币又可以分为同质化代币(FungibleToken)和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Token,简称NFT)两种。
同质化代币是指可以互相替代、可接近无限拆分的代币。如一个比特币和另一个比特币,或是同版的两张面值相等的人民币,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一个比特币可以细分到小数点后8位,0.00000001个比特币,即1聪。而非同质化代币则具以下特点:
不可互换:
一个NFT不等于另一个NFT,它们的价值也不一样,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NFT,每一个NFT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可分割:
NFT不能像比特币那样被分割成更小的面额。它们只能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存在。
可验证:
将历史所有权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好处是,数字艺术品等物品可以被追溯到最初的创作者,这使得作品可以被认证,而不需要第三方验证。
目前NFT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游戏、数字资产、身份认证、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收藏纪念品。
游戏:
NFT在游戏行业很受欢迎,因为它解决了一些固有的问题。比如一些游戏禁止出售稀有功能和配件,如武器和皮肤等。然而,有了NFT,这些特征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并在不同的游戏中使用。因此,NFT可以帮助推动游戏经济的发展。
数字资产:
比如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虚拟现实平台Decentraland,用户能够在上面创建、体验并且货币化里面的内容和应用。
身份认证:
由于NFT的独特性,它可以作为验证身份的凭证,包括身份资质、医疗报告等,数字创作者还可以将产品变成NFT来进行版权标记,以避免被盗用和伪造。
去中心化金融(DeFi):
NFT在迅速发展的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Finance,DeFi)世界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它们可以用来将美术品、房地产或其他有价值的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品,或作为保险、股票期权或债券的金融合约,可以作为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虽然NFT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但很可能是DeFi的发展使其作为具有一系列应用的数字资产更具吸引力了。
收藏纪念品:
NFT给收藏界带来了新的玩法,传统的专业人员现在也开始关注数字资产。NFT与其他加密货币一样,谁拥有什么东西的记录存储在区块链的共享分类账本上。这些记录无法伪造,因为分类账本是由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维护的。因此,除了稀缺性,NFT也为收藏的资产增加了一层安全保障。NFT还可以包含智能合约,可以给艺术家提供未来销售的分成。
NFT的价值:
与所有资产一样,供求关系是推动价格的关键市场因素。由于NFT的稀缺性,以及游戏玩家、收藏家和投资者对它们的高需求,市场上就总会有人愿意为其花费大量的金钱。如果一件物品非常受欢迎,它的价值就会上升。而该物品的数量越少,就越具有排他性,也很可能推动其价值上升。
传统的艺术作品,如绘画作品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你可以给某幅画拍张照片,或者买张复制品,但永远只有一幅原画。
但数字文件可以很容易地、无休止地复制。虚拟数字艺术品有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由于它可以是一张图片或是一段视频,所以它可能会被无限次下载、复制和分享给无数的人看到。并且对于数字艺术品来说,复制品和原作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那这样又如何保证其价值和稀缺性呢?人们购买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于是出现了NFT,NFT是数字世界中"独一无二"的资产,有了NFT,艺术品可以被"标记",创建一个可以买卖的数字所有权证书。因此,NFT可以被认为是虚拟资产的所有权证书。
NFT的设计就是为了提供一些不能被复制的东西:作品的所有权(尽管艺术家仍然可以保留版权和复制权,就像实物艺术品一样)。从实体艺术品收藏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可以买到莫奈的印刷品。但只有一个人可以拥有原作。
所以,购买NFT艺术品的意义取决于其目标受众,主要有三种:艺术家(artist)、单纯的买家(buyer)以及收藏家(collector)。
作为艺术家,很可能是本身就对NFT作品感兴趣,而NFT还以可以给艺术家提供一个出售作品的途径,并且在NFT作品卖出或转手的时候,NFT创作者也有机会从中赚取版税。而如果作品很受欢迎,价值膨胀后创作者、买家和收藏家都会获得收益。
对于单纯的买家或收藏家来说,NFT可以是一种金融投资,一种感性的购买,一种收藏品,或者是一种让买家感觉与NFT的创作者(如艺术家或品牌)联系更紧密的方式,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具有稀缺性身份象征。
此外,一些艺术家会让买家进入聊天平台的私人频道,只有该艺术家NFT的购买者才能进入,从而形成一个私人专属俱乐部。
真的有人会花几百万美元购买NFT艺术品吗?
有,且价格不止几百万美元。虽然艺术品能卖到天价并不是罕见的新鲜事,但一些任何人都能够在网上轻易查看、下载、截图、分享和转发的一个表情包GIF、图片、视频,甚至是一条推特也能卖到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万美元,着实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2月19日,NyanCat的动画Gif——一只会飞的彩虹小猫表情包,以超过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随后,音乐人Grimes以600多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她的一些数字艺术作品。
Twitter的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Dorsey)还拍卖过一条NFT的首发推特,出价达到了250万美元。
但即使在拍卖之后,该帖子仍将在Twitter上公开。买家将收到一份有多西数字签名和验证的证书,以及原始推特的元数据。这些数据将包括推特的发布时间和文本内容等信息。
而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3月11日在佳士得拍卖的那幅数字拼贴画,它最终以693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是有史以来卖得最贵的NFT艺术品,比莫奈的画作《Nymphéas》在2014年的售价还要高出1530万美元。
卖至天价的NFT艺术品
3月11日,一位神秘的买家以69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幅数字拼贴画,这场拍卖被称为艺术界历史性的时刻,也是在世艺术家作品的第三高成交价。被拍卖的艺术品是艺术家迈克·温克尔曼(MikeWinkelmann,他更让人熟知的名字是Beeple)创作的一幅数字拼贴画,其中包含了5000幅数字插画,这些插画都来自于他的Everydays系列——Beeple在过去的13年里,每天都会创作一幅画。
值得注意的是,Beeple在去年的10月份之前,作品很少卖超过100美元,而今的作品却能够以天价卖出,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爆了艺术收藏圈和金融科技圈。收藏家PabloRodriguez-Fraile去年11月以66666.60美元买到的Beeple的作品,今年2月底以660万美元转售,短短数月价值翻了100倍。
Beeple是一位数字艺术家和图形设计师,由于数字艺术可以被无限复制,使得作品毫无价值,所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来销售他的作品。当朋友告诉他,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将他的插画作品标示为独特的、单一的艺术作品时,Beeple听了进去并开始研究NFT。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纷纷涌向NFT市场,因为他们要在传统的艺术世界之外寻求更大的成功。
关于Beeple的那幅天价作品是否具有与其价格相匹配的艺术价值其实也存在着诸多争议,抛开NFT本身具有的价值之外,其艺术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艺术的故事》里面那句
“世界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
顺便提一下Beep的作品,他的作品有一种粗犷、直白的吸引力,充满了各种荒诞现实的“奇观”和隐喻。很多著名的政客都是他作品中的主角(通常是裸体的,还有变异的机器人身体),巴斯光年、米老鼠和皮卡丘等经典卡通人物在他作品中的形象也是非常令人“震撼”,对一些人可以说是“毁童年”般的存在。
天价NFT艺术品的爆火出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讨论或参与其中。专注于加密货币艺术化的分析平台CryptoArt的数据显示,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基于NFT的艺术品总成交量达到820万美元。相较于之前一个月只有260万美元的成交量,是一个显著的增长,目前整个收藏品的市场规模价值超过了1300亿美元。不断增长的市场价值以及人们对NFT了解的加深,人们将收藏品视为单纯的爱好转变为了大型金融投资行为。
很多知名艺术家开始关注NFT并在其作品中使用,表明NFT正在进入主流。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炒作和噱头,并且衍生出了一些令人费解的“艺术表达”。3月初,著名英国街头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一幅原创作品在作为NFT出售后,原作被一群自称是加密粉丝的人在直播中烧毁了。
「烧画也是在“烧钱”」
这幅艺术品名为《白痴(Morons)》,是2006年的作品,讽刺了梵高的《向日葵》在1987年创下的销售记录;作品上写着:
"真不敢相信你们这些白痴居然会买这种东西。(Ican'tbelieveyoumoronsactuallybuythisshit.)"
《白痴》价值9.5万美元,最初是从纽约的Taglialatella画廊买来的,但现在这个价值已经悬而未决了。
「班克斯的《Morons》」
在焚烧艺术品之前,加密粉丝们在SuperFarm上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作品数字化,以数字形式保存了下来。其中一个人表示他们特意选择了班克斯的作品,因为他之前在拍卖会上撕碎了自己的一件艺术品。他们将这一焚烧事件视为艺术本身的一种表达方式,正在通过创造这种独特的NFT来产生一种新的艺术作品形式。
《观赏之道:如何体验当代艺术》一书的作者奥西安·沃德认为这完全是噱头,他说:“你可以说任何东西都是艺术作品,但如果你烧毁了一幅班克斯的作品,然后又要花钱买它,对我来说,这样的艺术行为很低级”。
万物皆可NFT,所以NFT是泡沫吗?
目前关于NFT的一系列事件肯定有炒作的成分在里面,但炒作有很快消退的迹象,因为大部分都是人为定价。此外,有人担心存在清洗交易(washtrading),例如,CryptoKitties的一只虚拟猫售价可以是600ETH,但没有理由证明它值那么多钱。
「CryptoKitties上出售的虚拟猫」
尽管如此,即使你现在对NFT不感兴趣,也不要完全忽视,因为生态系统正在发生变化,就像DeFi一样,NFT也可能会成为加密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
未来NFT的前景如何?
虽然NFT正在或即将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改变,但它并非没有缺点,其问题正是来源于它所依赖的区块链。去中心化网络并不是100%用户友好,例如验证真实性、销售、购买和储存NFT至少都需要对区块链技术有基本的了解。当大多数目标受众只对产品而非底层技术感兴趣,而消费该产品又必须依赖对底层技术的了解时,问题就会出现。
换句话说,未来希望的是区块链可以像智能手机或互联网一样成为主流。虽然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两者技术上是如何运作的,但每天都有数十亿人在使用它们。而如果NFT也能够这样,或许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
往期精选
一篇文章讲明白:女版巴菲特和她的ARK基金
为什么说这幅画是史上最神秘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