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
中欧的内陆国家。全称瑞士联邦。面积4.13万平方千米。人口699万(1993)。其中大多数为瑞士人,还有部分侨民。德、法、意3种语言均为官方语言;居民中讲德语的占64%,讲法语的占19%,讲意大利语的占8%;还有1%居民讲拉丁罗曼语,9%讲其他语言。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占46%,信奉基督教的占40%。首都伯尔尼。
地理东邻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界意大利,西连法国,北与德国接壤。全境地势高峻,分为3个自然地形区:西北部的汝拉山区、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中部高原。平均海拔约1350米。瑞意边界上的杜富尔峰,海拔4634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莱茵河、罗讷河。湖泊多达1484个,最大的为闻名世界的日内瓦湖(莱蒙湖),面积约581平方千米。属温带气候,年均气温9℃。年均降水量530~1700毫米。
历史公元前58年被罗马军队征服。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属日耳曼民族)侵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勃艮第人侵入西部并建立第一个勃艮第王朝。6世纪,东部臣属日耳曼公爵,西部建立第二个勃艮第王朝。774年,瑞士领土全部并入法兰克王国。11世纪起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1291年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3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瑞士永久同盟,奠定了瑞士作为独立国家的基础。后联盟不断扩大,组成松散的联邦。1499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获得实际上的独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瑞士独立。1798年遭法国入侵,在法庇护下成立“海尔维第共和国”,瑞士13个州的联邦瓦解。1803年恢复联邦制。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制订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自1959年起,一直由激进民主党、瑞士社会党、基督教民主党和中间民主联盟组成联合政府,政局一直相对稳定。
政治瑞士宪法于1848年制订通过。1874年以来曾多次修改。宪法规定:瑞士是联邦制国家,各州为主权州,有自己的宪法。联邦政府管辖外交、国防、铁路、国家公路、邮电、海关、联邦税收和货币,其他事宜由州管辖。各州必须遵守联邦的全国性立法,并接受联邦监督。根据宪法,瑞士实行“公民表决”和“公民倡议”形式的直接民主,即凡修改宪法条款,签订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加入重要国际组织,必须经过公民表决,由公民和各州通过方能生效。
联邦议会由具有同等权限的国民院和联邦院组成,为联邦的立法机构。只有两院取得一致,法律或决议方能生效。国民院议员200人,由公民普选产生,任期4年。联邦院议员46名,任期长短因州而异,最长的为4年。
联邦委员会(即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由7名委员组成,分任7个部的部长,实行集体领导。1995年联邦委员会主席卡斯帕·维利热。
主要政党有:①激进民主党,1894年成立。②瑞士社会党,1888年成立。③基督教民主党,1912年建立,前身是人民保守党,1970年改用现名。④中间民主联盟,1919年由农民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⑤瑞士劳动党,始称瑞士共产党,1912年成立,1944年改用现名。
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国内采取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少干预,吸收大量外籍工人从事工资较低的劳动。在国际上,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瑞士经济1992年出现负增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3383.55亿瑞郎(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货币单位瑞士法郎,汇率为1.37瑞士法郎兑1美元(1994年3月汇率)。
水力资源丰富,利用率达95%。森林面积 112万公顷,覆盖率为28.7%,年产木材400多万立方米。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工、纺织、钟表、食品。雀巢食品公司为世界最大食品公司。1992年钟表出口额74亿瑞士法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4%。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肉类基本自给,奶制品自给有余。旅游业很发达,已有200多年历史,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山区旅游,建有轮齿轨铁路94千米,专线登山铁路50多条,电缆吊车线400多条,还有1000多条滑雪电缆吊椅线。主要旅游点有日内瓦、苏黎世、卢塞恩、迪溪诺等。
境内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铁路总长5348千米,已全部电气化。公路总长7.1万千米。瑞士航空公司航线总长34.9万千米,飞经67个国家、107个城市;主要国际机场有苏黎世和日内瓦。
外贸在瑞士经济中占重要地位。95%的原料、能源和60%的消费品依靠进口;本国工业产品的70%~90%需外销。主要出口商品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钟表、纺织品、服装以及食品;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料、燃料半成品和耐用消费品。主要贸易伙伴是欧洲共同体国家、小自由贸易区国家和美国。
瑞士对外投资额较高。1992年在国外投资总额已达8306亿瑞郎。主要投资在荷兰、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美国等。瑞士每年拨出的对外发展合作援助为7亿瑞郎左右,援助项目主要是非洲、亚洲和拉美的农业和乡村建设。
瑞士实行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政策。
文化教育教育事业由各州管理,自筹经费,自编教材。全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有10所高等院校,其中2所为联邦所办,即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和洛桑高等工业大学。瑞士有2个通讯社:瑞士通讯社和瑞士政治通讯社。影响最大的德语报纸是《新苏黎世报》。各语区均有广播电台;德、法、意语区各设一电视台。
对外关系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普遍性、善良服务和国际合作,构成瑞士外交政策的3要素。瑞士对外关系立足于欧洲,主张全欧合作。后来为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其中立政策有所调整,加强了外交活动,积极参加欧安会,支持“南北对话”,列席不结盟国家会议,并参加了除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外的所有联合国专门机构。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从财政、物质到派遣人员方面均增加了援助。
瑞士与欧共体的政治、经济关系密切。政治上与德、法、意、英等国经常磋商。1992年瑞士与欧共体贸易占其出口产品的58.9%,进口产品的73.4%。瑞士国外投资的40%在欧共体。在瑞士的外籍人有84万来自欧共体国家,占在瑞士外籍人总数的69.4%。
瑞士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1950年9月14日两国正式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和1957年中瑞各自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较快。1990年7月,中、瑞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式签字。1992年两国贸易额为6.83亿美元。
瑞士于1868年同美国建交。两国政治关系良好,经济关系密切。瑞士主张加强西欧与美的团结,认为驻欧美军是“维持欧洲均势和瑞士中立的基本保证”。两国经常就国际经济和货币问题进行磋商。瑞士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1989年之后,瑞士加强了与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1990年3月,瑞士议会批准向波兰、匈牙利等国提供2.5亿瑞郎援助贷款,其中1.6亿用于鼓励瑞士企业到东欧投资和保证波兰支付从瑞士进口商品所欠贷款。
梦莲湖(Moraine Lake)是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一个冰川湖。
由于梦莲湖是一个冰川湖,因此只有到每年六月底,湖水才到达最高线,折射沉积的岩粉,呈现出美丽的蓝绿色。梦莲湖被世界公认为是最有拍照身价的湖泊。湖面呈宝石蓝色,晶莹剔透,在锯齿状的山谷的拥环下,就像一块宝玉。这块“国宝”被印在加拿大20元的纸币上。
倘泛独木舟徜徉於梦莲湖湖水碧绿,湖面静谧,环顾四周山景,俯视湖中如镜的倒影,景致如诗如画.宛如明镜与十峰山相互辉映的梦莲湖,在湖水上还倒映著,带著皑皑白雪的高山,和针叶状的丛林,在这样的美好的风景衬托之下,更显出梦莲湖的美。
旅游:梦莲湖的周边有好几条徒步线路,由于灰熊的活动,这些线路经常变更。加拿大公园管理局负责提供最新的路线以及限制情况。
最轻松的徒步路线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路线。岩石堆小径(Rockpile Trail)长约300米,可以爬到24米高的地方。那里是欣赏梦莲湖景色最佳位置之一。梦莲湖被采用为加拿大20加元纸币1969年到1979年版本的背面图案。
西雅图 Seattle
想到西雅图这个城市,除了浪漫,实在也找不出更适合的字眼来形容它。曾经因为电影「西雅图夜未眠」而声名大噪的浪漫形象,并没有被当作是观光的号召,在市区也找不到相关的产品或是电影海报的图像标志。但是,西雅图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还是脱离不开浪漫的味道,那是一股自然的呈现,没有经过媒体包装,也没有刻意炒作的商业文化。
印地安的故居
追溯西雅图的历史,只有短短的150年,而且大部分的资料记录都是源自于拓荒者广场(Pioneer Square),一群移民客,在公元1851年从纽约来到西雅图,在靠近拓荒者广场的附近登岸扎营,这群人被视为西雅图的拓荒者,因此,有许多街道都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作为纪念,例如Denny、Yesler、Bell、Boren等。
自远古时期就居住在北美地区的印地安人,靠着打猎和捕鱼维生,在深山林野中过着自给自足的部落生活,他们就是这儿的原住民,只不过他们的历史并没有记录在美国通史里。西雅图的拓荒者们,尊重这群长久居住在艾略特湾(Elliott Bay)一带的度瓦米许(Duwamish)原住民族,就直接将这块移民地的新生地命名为酋长席尔斯(Sealth)的名字,这中间因为一些口语误传,最后便成为Seattle,这就是西雅图市名的由来。
重生的拓荒者广场
年轻的西雅图才刚要起步发展,木材生意正兴隆,几乎每天都有船只往返西雅图和旧金山之间,但没想到公元1889年一场大火又阻断了西雅图的发展。不过这场大火带来了新生的力量,也为西雅图带来了重建的契机。有许多耐火坚固的高楼就是在那个时期建成的。
由于最早的一批移民潮靠木材生意起家,在邻近港口的地方盖起一间间的木材厂,而满地的木材屑使得交通大为受阻,尤其是当西雅图这个地区开始使用抽水马桶之后,地势低漥处每逢涨潮就涌出污水,路上也开始积水,排水系统因此全部失效,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决定将这些地势较低的区域整平并且加以筑高,使得原来的一楼变成地下室,现在这段离奇荒诞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在拓荒者广场受欢迎的「地下之旅」中获得答案。
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翻开地图,寻找西雅图的时候,才真的发现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处在艾略特海湾和普结湾之间,北边有联合湖,东边是华盛顿湖,南边又有两座知名的国家公园,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和雷尼尔国家公园,即使你没有空去参观,也可以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欣赏到雷尼尔雪山的英姿。
难怪位于华盛顿州(Washington State)的西雅图,几乎连年被评选为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四面环山包水,空气清新,就是它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西雅图市区人口约有54万,但是以广义的西雅图而言,包括附近的一些区域(Neighborhood),则有300万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雅图约有20%的亚裔族群,几乎占了外来人口的五成以上,其中以来自日本、台湾和新加坡的最多,其次还有韩国、越南、香港等地的移民,因此东方面孔在西雅图是很常见的。
盛产樱桃和苹果的华盛顿州,由于境内有计算机巨人微软(Microsoft)和航空大厂波音(Boeing),造就不少科技人才,并且创造出惊人的就业市场和经济生产力,也因而成为美国西北部最重要的商业重镇。
繁忙的西雅图货柜港,是连结美国西岸和太平洋上亚洲各贸易伙伴如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地的重要枢纽。因为经贸地位的特殊,我们所熟悉的亚太经贸会议(APEC)就曾选在西雅图召开。
无障碍空间
进入西雅图这个无障碍城市,最先让人感动的,就是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不会忽视弱势团体。残障人士或是行动不便的老人,都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顾和体贴的对待,一样可以抬头挺胸愉快的游走在这座美丽的城市。
细心而态度和善的公车司机,总是挡住上下车的乘客,要老人家从容上下车,而使用轮椅的人,也不必担心上下车的问题,司机们会操作电动升降机协助这些有残障的乘客,还会细心的替他们系上安全带。除了老人和残障人士,还有原住民、同性恋、以及从世界各地移民前来的异国民族,在西雅图都能轻松共处,没有种族和肤色的区别,更没有性别上的歧视。21世纪的今天,在西雅图我们看到了人们相互尊重的本质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假日里,看到残障朋友与家人一同出游的景象,周遭没有半丝异样的眼光,一如往常般的等待公车,然后高高兴兴的上下车,无障碍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重视生活品味的西雅图人,又难得同时拥有高科技产业的注入,财富也为西雅图带来更多的艺术发展空间,计算机巨子比尔盖兹(Bill Gates)和他的好友保罗艾伦(Paul Allen)都为这个都市贡献不少心力,这或许也是西雅图得天独厚之处。
比尔盖兹特别喜欢捐献资金盖图书馆,而保罗艾伦则是兴建摇滚音乐博物馆,而旧的联合车站也被保罗买下并且出资兴建一座全新的漂亮车站,新的西雅图巨蛋也有保罗的赞助款。
这些事业有成的富商,出生于西雅图,也以西雅图为荣,时时刻刻都想到要回馈这座美丽的城市,无形中也凝聚了居民间彼此的感情。
艺术浪漫的自然呈现
西雅图满街的艺术作品是视觉浪漫的表现。雕塑、喷泉、一面又一面漂亮的磁砖墙壁,让过往的路人赏心悦目。为了重视营造公共艺术(Public Art)的氛围,政府单位特别在每一年的城市发展基金中提拨出1%作为购买公共艺术作品之用,并且聘请专人来企划。
每个转角几乎都被咖啡店占据的西雅图,走在路上都能闻到咖啡的香醇,这城市似乎是被咖啡淹没了,在每间咖啡店里都是精心挑选的音乐,调和咖啡的特有气氛。这是嗅觉和听觉上的浪漫。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商店都是禁烟的,因此,除了咖啡香和动人的音乐外,之间飘荡的空气绝对是洁净的。
从Starbucks Cafe、 The Seattle's Best Coffee、Tully's Coffee一直到来自意大利的Torrefazione Italia,以及每个街角都不放过的迷你Espresso Bar,拿杯咖啡走在路上似乎已成为西雅图重要的城市景观了。
美好的自然景观再加上咖啡香和撩人的音乐,以及街道两旁优雅古典的建筑和漂亮的艺术作品,即使走在街上,都能感染到一股莫名属于西雅图的浪漫呢!
超酷的天然健身房
观赏西雅图这个城市,有山,有港湾,有湖泊,有山丘,细细的雨季虽然让雷尼尔雪山有些迷蒙,但一年中至少也有二百个令人激赏的晴天,一百个不碍事的阴天,再加上65个雨天,让湖水更蔚蓝让树木更翠绿。
崇尚自然,酷爱户外休闲运动的西雅图居民,有着最令人忌妒的好环境,在美国境内再也找不出这样得天独厚的天然景致,像是经过设计一般,登山、划船、泛舟、健行、跑步、骑单车、野外露营,甚至是攀岩,都能找到适合的场地。
难怪,在西雅图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休闲运动专卖店,甚至,还有一间全美规模最大最齐全的旗舰店,因为专业的户外休闲好手几乎都集中在西雅图了。即使你不喜欢户外运动,也会被这里的气氛感染想买双慢跑鞋或是租辆单车运动一下。
上百座的公园,平均分布在西雅图各区,成为假日最忙碌的地点,家庭成员或是同学朋友,都约在公园里聚会运动或是野餐,进行一场户外Party,这也是西雅图居民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温和的气候
虽然西雅图给人的印象是细雨绵绵,但是真正下大雨不能外出的日子却是少之又少。雨季是从每年的11月到隔年的3月,除此之外在西雅图的气候都很温和,最适合旅游的季节是春夏秋三季,但是早晚温差大,最多可相差到10度以上。
参考资料:http://www.utour-club.com/destination/America_page/america_Seattle.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