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从钱的用途方面就可以得出结论
货币最基本的就是实现等价交换的代替物
货币的本质
(1)
概念是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意识反映。对代表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定义是否清楚、明确,就真实地体现了人们对这一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
要问货币是什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讫今为止,理论家们对货币概念的定义。
有的说货币是在支付商品和劳务时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有的说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在我国,普遍以马克思对货币分析的结论,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等等。这些都被称着是货币概念的定义,但究竟哪一个定义准确地描述了货币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之能与其它任何事物相区别,表明某物之所以是货币或其它物品不是货币的真实原因,哪一个定义才是唯一正确的那一个呢?
现实中对货币这一客观事物的统计结果作出了回答:
不同的国家对货币数量的统计采用不同的统计标准,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统计货币的口径也不同;同一个国家在同一个时期根据不同的某种现实或研究的需要,又采用不同的标准统计出了都称着为“货币供给总量”的不同的货币量数据——似乎货币这个概念有着几个完全不同的内涵,因此分别对应着完全不同的外延,才有了这此完全不同的货币供给总量数据。在经济学之外,好像还没有这样的事例。
货币数量统计标准的混乱,说明现有的货币概念的几种定义都不是真实的定义,它们都没能作为统计货币这一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依据——这又是判断一个定义是否是真实定义,唯一正确的定义的标准,这些针对货币概念的说明性的文字,只是一般的解释性定义,要真正认清货币这个事物,上述努力还远远不够。
在没有完全彻底地了解货币事物的基础上,理论家们展开的研究:相同的研究内容,结论不同,但却能够“相安无事”地同处在理论体系之中,也因为没有正确的货币数量统计实证资料,谁也无法证明谁是错误,甚至在完全不同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结论,也只有在完全不同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不同结论,才能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连理论前提一致性的基本原则也不复存在了。又在如此理论的指引下,面对经济不合意的变动,都认为依靠一些传统的货币性经济政策(如货币的供给量、利率政策)就能解决经济现实的问题,事实已经证明,这些想法大都是一厢情愿,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用货币政策不当就能解释吗?美国目前正面对着的经济衰退的阴影,单靠美联储不断降低的利息率就能驱散吗?长达一年或更长的18个月的所谓“滞后效应”,更是自欺欺人的粉饰。
事实上,我们对货币的认识还很浅陋,而且,要结束货币学理论认识的混乱,还必须从对货币事物的再认识开始。
(2)
货币是商品经济下的产物,商品交换的需要是货币存在的前提。货币这个客观事物的形成是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进行的。
人们进行商品交换是因为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具有可比性,但为创造这些不同的使用价值而耗费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相同的。“一切劳动,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1
不同的商品能够实现交换就是以不同的商品耗费的人类的抽象劳动为基础。不同商品形成时耗费的人类抽象劳动量的多少,或称不同商品包含的人类抽象劳动量的多少,也就成了不同商品交换时确定交换数量比例的依据。这样的比例就是以某一抽象劳动量为标准交换单位,衡量出的商品的价值量,即交换价值。
这个被选定作为标准交换单位的某一定量的抽象劳动量,起初都是以一定量某类商品包含的抽象劳动量为标准,这一定量的某类商品就是马克思论述的等价形式。
“两个不同种的商品A和B,如我们例子○2中的麻布和上衣,在这里显然起着两种不同的作用。麻布通过上衣表现自己的价值,上衣则成为这种价值表现的材料。前一个商品起主动作用,后一个商品起被动作用。前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或者说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后一个商品起等价物的作用,或者说,处于等价形式。”○3
随着人类商品交换从简单、偶然的交换初始期,进入逐渐频繁地从事商品交换的发展期,到普遍地、更加频繁地进行商品交换的发达期,直至现在更深层次、更广泛的范围内频繁地进行商品交换的高度发达期,价值形式也经历了几个发展的阶段。
“A,简单、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4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5
“C,一般价值形式”○6
“D,货币的形式”○7
在商品交换的初始时期,人们只是个别地偶然地进行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商品的交换,比如20码麻布交换一件上衣,此时,一件上衣只是偶然地作为20码麻布的等价形式,20码麻布也只是偶然地处在了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这个商品交换的时期就对应着“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在此价值形式阶段作为等价值形式的诸如上衣等物品也是偶然的等价物。
当商品交换的活动日渐频繁了起来,比如发生了用20码麻布与一件上衣交换,另有20码麻布与10磅茶叶交换,再有20码麻布与40磅咖啡交换等等。此时,执行着等价形式的就分别有上衣、茶叶、咖啡等等,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的则是不同批次的20码麻布,如:
第一批 20码麻布=1件上衣
第二批 20码麻布=10磅茶叶
第三批 20码麻布=40磅咖啡
只要麻布生产者以自己的产品与更多的其它商品交换,以满足生活或生产的需要,就会有更多的等价形式物品,此时的商品交换时期对应着“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作为等价形式的物品也是总和的、扩大了的等价物群体。
一俟商品交换进入发达时期,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选用某种商品作为所有商品交换的中介,这个被选定作为中介的商品就成了所有商品的等价形式,它既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又添加了等价物的身份。1件上衣与20码麻布交换,10磅茶叶与20码麻布交换,40磅咖啡与20码麻布交换,等等。
1件上衣=
10磅咖啡=
40磅咖啡=
1夸特小麦= 20码麻布
2盎斯金=
1/2吨铁=
×量商品A=
其他商品=
所有的商品都固定地首先与20码麻布交换,把20码麻布作为普遍的等价形式,即一般等价形式,一般等价物。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的各类商品,都通过20码麻布这样的一般等价形式,一般等价物来完成相互间的交换。这即是“C,一般价值形式阶段。”
各类商品都与麻布交换时,麻布作为一般等价形式,作为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各类商品彼此交换的中介,首先要完成的步骤是对这些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进行价值的衡量,即一般等价形式的物品(一般等价物)与这些商品首先进行分别交换。
以社会上生产20码麻布平均耗费的劳动量(即社会劳动量)为标准单位,去与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的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比较,这样对比出来的比例量,就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商品的价值,因为是以一定量的一般等价物商品所包含的某量的劳动量为标准,去对比、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而不是以人类抽象劳动的本质单位,比如劳动时间单位或其他计量抽象劳动的单位为标准去衡量商品的劳动数量,所以这样衡量、对比或称计量出的数量,实质上是相对价值量,即交换价值量。它们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包含的人类抽象劳动量——绝对价值量,相对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一定量某商品包含的某量劳动量——绝对价值量为标准,对比体现出的相对数量关系,这样的数量——一定量的绝对价值量(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包含的劳动量),与另一个作为标准交换单位的某量绝对价值量(一般等价物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就是相对价值,或称交换价值,在经济学范畴内,又简称价值。
当这个被当作为标准衡量单位,标准交换单位的一定量的绝对价值量(劳动量)是某类商品的某量物品数量时,比如麻布的20码,金的一两。以它们衡量出的其他商品的价值(即相对价值)才就表现为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与一般等价物商品的物理数量的比例关系。如上面的例子中,1件上衣的绝对价值量是20码麻布包含的绝对价值量的一倍,它的相对价值就是1×20码麻布,即是20码麻布;10磅茶叶包含的绝对价值量(抽象劳动量)是以20码麻布包含的绝对价值为标准交换,衡量单位的一倍,它的相对价值也是1×20码麻布,即20码麻布。现在,如果仍以20码麻布包含的绝对价值量为标准的交换、衡量单位,来衡量5磅茶叶的价值,由于5磅茶叶包含的绝对价值量是10磅茶叶的绝对价值量的1/2,也即是20码麻布包含的绝对价值的1/2,因此,5磅茶叶的相对价值(即价值)是0.5×20码麻布。
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3328
怎样投资加密数字货币?
1、直接挖矿获得。不建议币圈小白参与,一般都是专业人士在玩。
2、在交易所直接购买。强烈建议不要从私人手里买币,谨防空气币、传销币、假币骗局。
怎样选择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
1、建议选择知名度高、交易量大的头部交易所,比如:币安、火币、欧易等。没怎么听说过的小交易所就不要好奇尝试了,资产放在小交易所并不安全。
2、选择任何一家交易所,一定不要着急充值买币,要自己先熟悉一下交易软件的功能说明和操作流程,亲自体验一下平台的服务水平。
3、由于政策限制,目前法币和数字货币是不能直接兑换的,交易所提供OTC场外交易撮合,交易时一定要选择交易量大、信任点高的交易对手。
怎样学习掌握币圈相关专业知识?
1、通过各类区块链专业媒体学习了解币圈相关资讯和专业知识,此类媒体或平台众多且鱼龙混杂,建议选择知名度较高、有公信力的专业媒体。
2、建议选择国内排名前十的区块链专业媒体,比如:金色财经、链闻、非小号等。
比如:Coindesk、CoinTelegraph等。
怎样选择加密数字货币钱包?
1、加密数字货币钱包种类较多,分热钱包、冷钱包,中心化钱包和去中心化钱包等。
2、适合币圈小白的是手机App热钱包(也称轻钱包),建议选择去中心化的热钱包,自己掌握钱包私钥助记词。但是私钥助记词一定要妥善保管,一旦泄露或被盗就意味着资产灭失,再也无法找回。
3、如果资产规模较大且长期持有,还是建议选择知名度较高的硬件冷钱包存储资产。
怎样看懂区块链项目白皮书?
1、币圈小白往往不看或看不懂白皮书,容易被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左右,看着某个币涨势凶猛就头脑发热直接杀入,跌了就草率割肉,割完又为错过大涨而后悔。
2、区块链项目的白皮书,就是项目官方向市场展示商业模式、技术实力、团队能力、发展前景的公告,是判断这个项目好坏优劣的重要依据。
3、我们可以通过项目创新性、市场前景、时间计划轴、代币发行与募资计划等几个维度来“读懂”白皮书。
4、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其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新的改变?是否真正解决了当前某个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6、靠谱的项目都有较为清晰的工作进度制定以及项目发展路线图写进白皮书中。投资人可以从各种渠道了解项目落地的产品或进度是否与白皮书及官网公布的一致?白皮书中未来的发展路线图是否符合其实际?很多项目没有任何的落地进度,却挂出了非常激进的时间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些项目多半是忽悠人圈钱的。
7、这个项目的代币有没有上交易所?不上交易所或者预计登陆的交易所也是闻所未闻的小交易所,那么投资人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而上了知名头部交易所的,势必会更加安全一些。
9、考量一个项目是否靠谱,需要分析的维度绝不仅仅就限于以上几点。从多个维度综合衡量,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每一个新兴的行业都要经历初期的混沌期,才能逐渐地走向成熟,20年前的互联网是如此,如今的区块链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从初期的野蛮生长慢慢地回归至真正的价值投资上来。
怎样保护你的加密数字资产?
1、完善自己的交易账户安全设置,绑定邮箱并添加短信验证和二次谷歌验证,邮箱密码和交易所资金密码分开设置,密码设置尽量复杂一些并包含特殊字符。转账时一定要关闭 APIkey功能,作为普通用户,一旦你交出你的APIkey给一个程序,从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你向这个程序的开发者交出你所有的币。条件允许时,尽量使用不同的手机来接收手机短信验证和谷歌验证,以防黑客盗币。
2、经常要交易的小额资产放在交易所账户就行了,因为提币到钱包或者从钱包充值到交易所,都会产生交易Gas费。钱包私钥助记词一定不能复制粘贴、触网保存,建议多处文本备份。最简单的就是找个不用的手机,下载好钱包,把钱包地址和助记词抄写下来,如果担心丢失就把助记词多备份几个,同时手机和转账密码别忘记,助记词不能给任何人知道,助记词或者私钥泄露,资产就没了。
3、谨慎参与DeFi、NFT或者其它零撸空投,如果空投链接要你输入助记词或者私钥,就说明这是黑客钓鱼网站发的假链接。切记助记词、私钥就是一切,你把这个给别人就等于是把钱给别人。就算要领空投,也不需要助记词和私钥。如果是真的领空投,建议通过自己的手机钱包去操作,很多项目是可以通过我们常见的钱包进行访问的,这些链接是经过钱包方审核的,被钓鱼的可能性很小,也不需要输入助记词和私钥,只需要验证自己是否有领取资格就可以了。
币圈常见的投资陷阱?
1、免费送矿机,收益天天涨。
免费送,不投钱,就能得钱。推荐人,再得矿机。不错,先免费挖,再推荐别人我拿提成,反正,我不投钱,肯定没什么损失吧?
但是,矿机免费送,矿机在哪儿?真正的矿机,几千上万的,就这么白送?矿场得多大啊?很多人说,都知道是假送,币不是白给嘛,没事。但是,是白给,人家这里规定了,得够多少,才可以提。重点来了,你白送的,正好不够,怎么办?要不继续买矿机,要不你推荐人,你才能多得,才能够提。套路就这么开始了,再看App上,它这个币那是天天涨,群里那是情绪高涨。好了,你一想,我先少买几个矿机,够了就行了,提了我就再不玩了……于是,它得到了你的钱,你得到了一些币,等差不多的时候,说个技术调整,App一关,人家成功跑路了。哪有什么矿机,哪有什么天天涨的交易,都是画面,都是数字而已……
2、再换一个套路,直接说投资,这个是有落地的项目,是有广告或者什么点击收益的,是实打实的,一般呢40天左右回本。
这次不限制了,多少都能提,天天都可以提。又一批人心动了,你看天天秒到账,没事、安全,何况几十天就回本了,它怎么也能活半年吧?投过之后,不到20天,又要系统维护了,又被黑客攻击了。妥妥的又被收割了。
3、再来一个永不关盘,永不下跌的项目。
到处宣传我们这个是正规的,不是皮包的,有执照,有办公地点……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这个模式曾经很火。他们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后面总是要有人进来吧?那就安排前面的人出去,由系统安排,而没有人砸盘了,也不让一直拿,差不多几倍了,你就得出去,想再玩,得重新再买。理论上,很多人一看,行啊?投钱!前期是不错,5倍、10倍的都有,两个月不到……涛声依旧了。后面大多数人又被套住了。其实揭下区块链的伪装,这不就是拆分盘么?是没跑路,可是也没后来人,就剩数字了……骗子呢?光手续费,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了。
4、搬砖套利赚差价。
人家帮你搬,你就投资买狗就行。这个项目挺火,貌似很正规。本来嘛,各个地区肯定有差价的,软件肯定比人搬得快的,一批韭菜又义无反顾地杀进去了。可是,搬砖能搬的一年几倍、几十倍收益,人家为什么不自己偷偷摸摸发大财?这么好的事情,那些大公司怎么不干?人家资金,技术那么雄厚,还轮得到小散户?这么好的事情,还用拉人头?按照数学的复利公式,几年下来,就几千、几万亿了,为什么还要拉普通消费者的那几千块?这是妥妥的庞氏骗局啊!
5、你被坑怕了吗?没事,咱们从头再来。这回小交易所来了,到我这里交易,返佣金,有比赛。真是咱们的防范能力有限,骗子的花式套路是无穷无尽的。只有一个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去贪那些诱饵,就不会成为上钩的鱼,待宰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