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谈起菲律宾都用“无赖”来形容。其实,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并非一直都是如此,远的不说,就是阿罗约时代,双方的关系也还是相当融洽的。如果再往前推,双方的交往在历史上一直就很频繁,许多中国人到南洋讨生活,定居当地,与当地人通婚,使得很多菲律宾人身上都流着华人的血液。现在上台不久的杜特尔特,他的外祖父就是中国人。在这样的交往下,中菲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比起其他东南亚国家,一直比较和顺。
中国与菲律宾的交往,如果依照朝代来推算,有人认为,秦朝就已经开始。当时,秦朝以天朝上国自称,菲律宾为藩属,向中国皇帝进贡,中国皇帝则赐予番位和珍品,除了政府间的交往,中国商人也穿梭于两地之间,用绸缎大米换取当地的土产,如珍珠,玳瑁。不过也有人认为,中菲真正的交往应该始于汉朝末期。吴国孙权曾经派遣康泰、朱应通出使扶南等百数十国。有人考证他们同时也到过菲律宾的“巨延”、“耽兰”和“杜薄”。因为当时的扶南国是东南亚第一大强国,其势力远达南海许多国家,范围遍及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和菲律宾群岛。
唐朝时,中菲的交往已经非常密切,这在考古上都有发掘出土的大量唐朝钱币和陶瓷器作为证据。甚至还发掘出过唐代的中国古墓。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的中菲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已经相当频繁,一定数量的华侨在当地开始落地生根。
宋代时,中菲两国更加联系密切。这时的菲律宾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同中国接触的大多是割据一方的小国,或者小部落。如“麻逸”(民都洛)、“三岛”(三屿)、毗舍耶(米沙鄢)等国。宋代赵汝适所写的《诸蕃志》对于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有了详细的记述。
元代时,中国和菲律宾的贸易进一步扩大。元代汪大渊所写的《岛夷志略》一书中,讲述了“麻逸”、“苏禄”等地的风土人情。还记载了当时的菲律宾社会流行访问中国的社会风气:“男子常附舶至泉州经纪,罄其资囊,以文其身,既归其国,则国人以尊长之礼待之,延之上坐,虽父老亦不得与争焉,习俗以其至唐,故贵之也。”这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陆,当时只要操着港台口音,就可以混吃混喝,如果周围某人有海外亲戚,更是高人一等。
到了明代,中菲两国不仅经济上交往密切,而且政治上的关系也是大为进步。当时的菲律宾群岛上与中国建立政治和贸易关系的国家,有吕宋、蜂牙施兰、苏禄。根据明代《顺风相送》一书,当时的中菲之间的贸易通过下列几条重要航线:有从金门岛的太武出发,经台湾最南端的沙
最佳答案
最值钱的:科威特第纳尔
1第纳尔兑换3.4美元
最不值钱的:土耳其里拉
1科威特第纳尔=3.37268美元1科威特第纳尔=2.63264382欧元1科威特第纳尔=2.36812245英镑1科威特第纳尔=301.320468日元1科威特第纳尔=23.0927976中国人民币1科威特第纳尔=117.95887泰国铢1科威特第纳尔=4690.79277韩元1科威特第纳尔=5.35346032澳大利亚元1科威特第纳尔=26.153524港币1科威特第纳尔=6.72250349新西兰元1科威特第纳尔=158.245202菲律宾比索1科威特第纳尔=19.6222946丹麦克朗1科威特第纳尔=23.7534422挪威克朗1科威特第纳尔=28.2900233瑞典克朗1科威特第纳尔=3.92242788瑞士法郎1科威特第纳尔=5.10185003新加坡元1科威特第纳尔=6.72250349新西兰元1科威特第纳尔=4.20033501加拿大元1科威特第纳尔=26.9116604137931澳门元(现汇汇率)=26.9225980054226澳门元(现钞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