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理百科 > 山脉百科 > 正文

罗浮山道教(罗浮山供奉哪个神仙)

罗浮山的由来

1.是因为传说中的仙山。2.据传,罗浮山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在古代,有很多道士和修行者选择在罗浮山修炼,因此罗浮山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地方。3.罗浮山不仅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文人都在罗浮山中寻找灵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文章。因此,罗浮山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罗浮山是全真还是正一

罗浮山既是全真道的重要道观,也是正一道的重要道观。全真道是中国道教的一个派别,强调内丹修炼和道教经典的研究,而正一道是道教的另一个派别,注重外丹修炼和仙术的实践。罗浮山作为全真道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全真道传统和文化底蕴。同时,罗浮山也是正一道的重要道观之一,吸引着众多正一道修行者前来朝拜和修行。因此,罗浮山既有全真道的影响,也有正一道的影响,是两个道教派别共同重视和尊崇的圣地。

惠州罗浮山名字由来

罗浮山(以下不包括罗浮山脉)位于惠州市博罗县城西北约五十里,不远处就是广东省省会广州市下辖的增城区。

罗浮山名字的来源,是两座山的合称,即罗山与浮山。罗山是大庾山的余脉,有意思的是,浮山并不在广东,甚至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是一座虚构的山。这座不存在的山在哪呢?在神话里。

罗浮山三清殿供的是谁

供奉的是道教里的“三清”,即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位尊神。

罗浮山,是道教的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山”。罗浮山的名字由来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据《山海经》里记载,此处原本叫做“南禺山”。因山中有一条叫做罗罗的黄龙,长得威猛雄壮,后被叫做“罗山”。而在蓬莱仙岛中有一神鸟,传说是青龙所化。

罗浮山道观寺院介绍

、朱明洞:秦朝时安期生曾在此寻找长生不老药。汉朝朱真人在此建朱子庵设朝斗坛,修炼太清神丹。东晋葛洪在此炼成九转金丹成道;

2、冲虚古观:冲虚观位于罗浮山朱明洞景区麻姑峰下,南临白莲湖。为东晋葛洪创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初为葛洪修道炼丹南庵。葛洪"羽化成仙"后,晋安帝在此建"葛洪祠",唐玄宗天宝年扩为"葛仙祠"、宋元祜二年哲宗赐额改为"冲虚观",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道教宫观之一;

3、黄龙洞黄龙观:由香港著名道长侯宝垣先生投资兴建的华南规模最大的道观,罗浮山黄龙观号称广东第一大观,位于博罗县西北的罗浮山,虽然开光至今时间不长,但有关黄龙洞的历史传说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

4、明福洞九天观:九天观位于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澜石村,又称明福观。始建于南汉时期,为罗浮山历史上五观之一。

罗浮山道观有哪几个

山上现存道教宫观有五座:冲虚观、酥醪观、九天观、白鹤观、黄龙观。

罗浮山位于广东惠州西北45公里处,方圆250平方公里。罗浮山是中国道教名山,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大洞天ー朱明辉真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泉源福地。

罗浮山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峰奇石怪,千姿百态。主峰飞云峰,海拔1282米,因常有彩云飞渡而得名。时而烟雾弥漫,奇峰隐现,恍如仙境。罗浮山“满山皆甘泉”,有白石漓、白水门、黄龙洞等瀑布和长生井、卓锡泉、酿泉等近千个幽泉佳瀑。

罗浮山很早就被认为是神仙洞府、南海“蓬莱”。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栖居在罗浮山烧炼丹砂,直至81岁时羽化成仙。山上现存道教宫观有五座:冲虚观、酥醪观、九天观、白鹤观、黄龙观。

分享至:

山脉百科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