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大山脉分别是:太行山、吕梁山、恒山。
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山西境内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太岳山等。山西境内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晋城、阳泉、寿阳、襄垣、黎城等盆地。
山西省地处太行山与黄河
中游峡谷之间,位在我国三大
阶梯状地形上第二阶梯中部的
前缘地带,伟然屹立于华北大
平原的西侧.通常被认为是我
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而实质
上它的主体是一个有黄土覆盖
的起伏较大的山地型高原,称
为“山西高原”.
其地势特点有七点:
1.高差悬殊挺拨高耸.
2.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3.南低北高呈阶梯状抬升.
4.黄土广布地面侵蚀强烈.
5.山峦重叠山脉走向横断.
6.山脉交错构成山结.
7.两大分水岭河流周边辐射.
东面有太行山脉.西面是中条山,吕梁山与秦岭大巴山脉.
吕梁山脉位于山西省中部断陷盆地以西,北起管涔山,向南经黑驼山、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起云山、紫荆山、五鹿山、天高山、直至龙门山,这一系列山地总称吕梁山脉。它于太行山脉并列为山西两大山脉。吕梁山是中国黄土高原上的一条重要山脉,它是黄河中游黄河干流与支流汾河的分水岭,位于山西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个地形成穹隆状,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这条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宛如一条脊梁,延绵400多公里,纵贯三晋西部,由北而南包括管涔山、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紫荆山、龙门山,其主峰在关帝山。1971年,吕梁山腹地13县建区,因吕梁山贯穿全境200多公里,故名为:吕梁地区,现已成为吕梁市。
是整个山西西部山脉的总称,自北而南包括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紫荆山、龙门山等,向西南延伸入陕西境内。北北东走向,南北延长约400公里东西宽80-120公里。吕梁山山脉北高南低,北段不少山峰超过2700米,南段降低到1000-1500米。主峰关帝山(孝文峰)海拔2831米。
吕梁山,中国山西省西部山脉。吕梁山原指山脉中部的骨脊山(或称狭义吕梁山),后成为整个山西西部山脉的总称,自北而南包括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紫荆山、龙门山等,向西南延伸入陕西境内。北北东走向,南北延长约400公里东西宽80-120公里。吕梁山山脉北高南低,北段不少山峰超过2700米,南段降低到1000-1500米。主峰关帝山(孝文峰)海拔2831米。
吕梁山为一自然地理分界。吕梁山以西为黄土连续分布的典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山地以东黄土断续分布。也是重要的分水岭,山西为黄河晋陕界河段,山脉东麓为汾河谷地。关帝山、芦芽山保存较多森林,2500公尺以上有发育良好的亚高山草原,为重要牧场。
吕梁山区曾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核心地区。历史上,吕梁山区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滞后地区,近一半的贫困县在吕梁山区,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利益于煤、铁、铝土等资源的开发,有不少县摘掉了贫困帽子。[1]
中文名
吕梁山
别名
吕梁山脉
地理位置
山西省西部
走向
北东
长度
400余公里
很多朋友到山西游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去山西爬一些名山,虽然山西的地貌多样化,但是山西光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就占到了整个省面积的80%左右,所以山西的山脉资源是比较丰富的,那么山西有哪些山脉呢?
山西的山脉有吕梁山、太行山、五台山、恒山、太岳山、中条山等。其中吕梁山是山西省的西部山脉,北起山西省朔州市的西部,南到黄河龙门。太行山是我国东部的重要山脉,同时也是地理分界线。五台山所属的山西是太行山系。衡山市山西省的北部山脉,所属的山西是太行山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