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理百科 > 山脉百科 > 正文

贺兰山的历史文化(贺兰山的来历和传说)

贺兰山历史意义

纵览华夏的历史长河,历朝历代或太平盛世,或狼烟四起,但有那么一个地方,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基本上一直都处于战争之中,它就是有着“鬼山”之称的贺兰山。

我们不难从地图上去观察它的地理位置,它的山脚下便是宁夏平原,既是产粮地区,又是中原与西域连接的通道。

而贺兰山又恰似一道西域与中原地区的屏障,无论哪个政权占有贺兰山地区,都可以在强盛时将此地作为进攻基地,也可以在保守时作为御敌屏障,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围绕此地的战火也将燃烧数千年之久。

贺兰山文化保护传承是啥

贺兰山文化是指生活在贺兰山区域的古代人民所创造的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修复古建筑、保护文物、开展文化活动等。同时,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贺兰山文化,促进其传承。贺兰山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贺兰山文化知识

地处贺兰山东麓的洪水冲击坡上的西夏王陵,被史学家称为“东方金字塔”,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西夏王陵最为神奇之处,就是不像国内其他皇陵,有着高大的封土堆,被绿植覆盖,期间还有鸟兽进出;除了不长草、不落鸟之外,更为神奇之处还在于,王陵地处贺兰山洪水冲击坡上,千年来竟没有一次被洪水冲击过!太神奇了!

这神秘的西夏王陵千年来不长草、不落鸟、没有被洪水侵袭过,成了西夏王陵最为神秘的未解三大谜团,至今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在探索和研究。

贺兰山历史典故

传说很久以前,那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一天晚上,在紫石山前拜寺庙里的老僧依稀听到有人在半空中说话:“此地不可久留”。

老和尚出庙观看,只见拜寺庙东西两侧各约50来步远的地方不知何处飞来了两座亭亭玉立的佛塔。

他心想,天长日久难耐孤寂,只有钟声为伴,若有这两座塔相陪那该多好!于是老和尚点着一把火烧伤了东边一塔,西边一塔也就留下来了。因而得名“飞来的”拜寺双塔。此后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贺兰山有哪些人文历史

贺兰山地处中国农耕民族和猎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曾经就有猃狁(xiǎnyǔn)、姜戌、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狩猎放牧,繁衍生息,创造了许多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贺兰山的来历和历史

传说贺兰山是一匹剽焊的骏马,昂首嘶鸣于阿拉善盟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交界处。由于匈奴贺赖部曾驻牧于此,故称为贺兰山。由于气候较凉爽,有时会出现“盛暑巅山常戴雪”的美景。贺兰山山势险峻,怪石嶙峋,主峰敖包圪哒海拔高度3556米,山顶四周隆起,中间低洼,初夏繁华盛开的季节最为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和腾格里沙漠被这道绿色屏风分割成两个世界。贺兰山原始森林保护区贯串整个贺兰山脉。保护区内有马鹿、麝、盘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以及各种珍贵的中药材和贺蘑等山珍。

贺兰山中还蕴藏着驰名中外的太西煤。另外驰名中外的贺兰山岩画分布在东麓苏峪口一带。

分享至:

山脉百科相关

阅读排行榜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