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检测符合化霜条件-压缩机降频或停机-室内、外风扇停止运行-四通阀电磁阀动作,切换为制冷状态-压缩机运行,高温制冷剂进入室外换热器-化霜开始-符合化霜结束条件-压缩机降频或停机-四通阀电磁阀动作,切换为制热状态-压缩机重新启动运行,室内、外风扇启动-化霜结束。
空调除霜是指在使用空调时,当室内蒸发器(室内机)上结冰或结霜时,空调系统自动进行的除霜操作。结霜通常发生在低温环境中,当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到冷却的蒸发器表面时,会凝结成冰或霜。
除霜操作的目的是清除蒸发器上的冰或霜,以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当蒸发器上的结冰或结霜过多时,会导致空气流通不良,降低冷凝效果,甚至影响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能力。
空调系统会根据一定的算法和传感器监测蒸发器的结冰或结霜程度,当需要除霜时会触发除霜功能。除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停止制冷/加热:空调系统停止制冷或加热运行,以避免室内温度变化。
2.启动除霜模式:空调系统切换到除霜模式,关闭蒸发器的制冷回路,并打开除霜回路。
3.除霜过程:除霜回路将逆转制冷循环,使蒸发器表面变暖,以融化结冰或霜。可能会使用一些辅助设备如除霜加热器或采用热气或热媒介进行除霜。
4.除霜完成:融化的冰或霜会流入排水系统,空调系统恢复制冷背景状态。
除霜过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由空调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和传感器信号进行控制,以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效率。
这是它程序中自带的一种功能,只有在制热时才会启动。
因为空调在进入制热模式的时候,外机会吸收一定的热量,然后在它与室内冷空气进行交换过程中,换热器的温度则会直线下降,而在这种低温状态下表面便会出现结霜的现象,所以就需通过除霜来解决,否则会影响到空调正常使用。
因为空调制热时室外机是很凉的,所以雾气、湿气会凝结在室外机冷凝器上形成冰或霜,如果不化霜的话,霜会越结越厚,空气不能流通无法和外界空气形成热交换,没有热交换就吸收不到热量,空调就无法热泵制热,所以空调需要把室外机的霜或冰化掉使空气流通,才能制热。
化霜是指在冬天的时候,室外的温度会比较低,而室外机的换热器上面就会产生一些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霜层了,而为了避免这些霜层会对空调的使用产生影响,空调自己本身就需要进行化霜的状态,这个时候空调就会显示化霜了。
空调化霜是为了能够提高空调的换热的效果,在空调化霜的时候,空调的内机是不会工作的,仅仅只有空调的外机进行工作的。这种情况我们就称之为空调化霜。